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新能源之夢——邁向太陽·風正文

新能源之夢——邁向太陽·風

2009/7/20 16:24:16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眺望,一輪緋紅的太陽在遠處地平線上冉冉升起,黑暗正在敗退,大地迎來一片光亮。穿越一億五千萬公里的萬丈光芒,依然平靜地激揚在地球天空上,溫暖著人類的大地搖籃。太陽,自夸父逐日時代起,就一直成為人類的夢想,它給予生命源動力,總是給予新生的希望——“明天太陽還會升起”。

21世紀對人類來說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世紀。主宰人類百年的工業社會已近尾聲,人類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新產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社會——“科業化社會”。

正如石油煤炭等化石資源造就了偉大的工業革命,以太陽能、風能、核能為代表的新能源也將造就偉大的21世紀“科業革命”。作為生命之光的太陽,動力之源的風之組合——太陽·風,將提供開始科業革命和科業化歷史進程的源動力。

新能源”就是擺脫石油、煤炭為基本能源的新的能源形式,不僅僅局限于汽車,而是全面的“革命”。它不亞于90年代美國的“IT革命”,“IT革命”使人類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和便捷溝通能力的“科業化社會”時代!靶履茉锤锩睂侨祟悢[脫依賴城市能源體系和石油能源體系,像“IT革命”讓人擺脫機械化手工作業一樣,幫助人們擺脫對石油能源的依賴。

新能源之夢,正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以及美好未來的一個希望。

新能源將不再是“替代能源”

在新能源領域里,先進國家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核能等作為主要替代能源方向進行研究,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證明這個方向的正確性和戰略意義。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發布《2009年全球可持續能源投資趨勢報告》顯示,2008年全球能源領域共吸引投資2500億美元,其中可再生資源吸引投資額為1400億美元,占投資總額的56%,傳統化石燃料投資計1100億美元,僅占44%,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首次超過化石能源。2008年全球太陽能投資達到335億美元。

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發布的2008年世界太陽能市場排名顯示,目前歐洲仍是全球太陽能市場最重要的地區。其中西班牙占了近一半的新裝容量,居世界第一位;德國、美國分列第二、第三位。太陽能方面,由于德國政府政策獎勵奏效,使德國締造了全球第一的太陽能市場,造就了上下游完整的太陽能產業鏈,幾乎囊括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太陽能市場。

全球光伏電池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開始進入適用階段的,但只是在近5年里,全球光伏電池的生產才開始獲得井噴式發展。目前,世界太陽能光伏發電中的太陽能電池主要以占有市場份額90%以上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為主。

隨著風力發電技術的日益成熟,風能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電力能源之一。在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和新型能源危機的形勢下,風能在歐美發達國家已被廣泛開發利用。

在過去十年內,全球風能裝機容量保持著每年增長28%的迅猛勢頭,世界風能總發電裝機在2008年底超過了1.2MW。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對全球風能的展望,到2030年全球風能可能達到23.8MW;當達到59MW時,風電量將超過目前全美國電力的需求總量。2008年全球的清潔能源投資主要集中在風能領域,投資額達518億美元。但《2009年全球可持續能源投資趨勢報告》顯示,風力發電在全球能源消耗量中的比重僅為1.5%。

核電方面,法國在全球居于領先地位。據悉,法國78%以上的電力供應來自核能發電。法國核電企業則在國內核電飽和情況下不斷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如收購他國公司等。此外,法國也向各國積極推銷民用核能項目。

20046月,日本通產省公布了“新能源產業化遠景構想”,目標是2030年以前,要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等新能源技術扶植成商業產值達3萬億日元的支柱產業之一。

200712月,德國政府通過了一個內容全面的環境與能源方案,旨在到2020年將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提高到占電力總量的25%30%。

美國新總統奧巴馬新能源戰略則要確保10年內,每年投資150億美元,創造500萬個新能源、節能和清潔生產就業崗位;確保利用新能源發電量到2012年達到總量的10%,到2025年達到總量的25%。

中國將不再做“血汗加工廠”

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是近十年來成長最快的產業,年均增幅達40%以上。中國光伏企業發展到目前500多家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只用了三四年的時間。

然而分析中國光伏企業的產品結構時卻會發現,絕大多數光伏企業都集中在這個產業的一個環節——太陽能電池板組裝產品的制造和生產上。這個環節是整個太陽能產業鏈中的技術含量最低、工藝最簡單、基本上屬于勞力密集型的加工類企業。

2005年以來,我國光伏產業投資較熱的除了硅棒和硅片加工外,更多的涉及硅料生產,這些潛在的多晶硅產能2010年將達到14萬噸,但是目前預測的全球2010年多晶硅需求約8萬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0多個省市、20多家企業還在醞釀上馬或申報多晶硅項目。

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光伏行業仍能維持正常運轉的企業不到總數量的20%。從目前已知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光伏產業產能過剩達50%,設備閑置率高達40%,太陽能電池板的企業庫存越來越高。

另外,中國光伏并網技術如并網逆變技術、光伏建筑一體化、光伏并網電站技術等的使用和利用率嚴重偏低。目前僅應用在國家的試范工程和奧運工程中。

中國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已經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然而太陽能電池在(2007-2008)年在國內市場非常有限,國內封裝企業多達170余家,內需市場使用率卻不超過國內企業總產量的10%

無錫尚德、臺灣茂迪是中國光伏行業內太陽能電池的主要生產商,尚德在近幾年的生產增速均超過100%以上,南京中電、蘇州阿特斯、常州天河、江蘇林洋等新近投產的太陽能電池企業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發展有可能成為繼日本和德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光伏產業生產國。

但是,由于硅材料、硅片制造技術等供應鏈的前兩個環節已被國外控制和壟斷,使得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中國太陽能電池的普遍開工率不足50%

中國光伏新能源行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內市場未被有效開發和利用,而中國光伏企業卻困難重重、四面楚歌;中國擁有光伏行業新能源的主要原材料——硅材料的豐富儲量,卻要受制于西方材料供應商;中國光伏新能源行業受限于國外硅材料供應影響程度高達95%,中國光伏新能源行業銷售市場95%在國外;中國新能源戰略涉及到中國的能源安全、經濟安全,甚至國家安全,但中國對新能源的扶持政策和支持力度卻嚴重滯后;中國光伏新能源行業供鏈中、上游的兩個環節均有可能陷入被國外資本控制和壟斷的境地;中國光伏新能源行業內的企業面臨庫存壓力、生能過剩、平均開工率不足50%的嚴峻現實;中國有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4萬億人民幣的投資計劃,中國新能源行業卻要向國外資本融資,正在把“高科技產業”的光環轉向“血汗加工廠”的國際定位……

由此可見,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仍面臨現狀的嚴峻挑戰。

光伏產業的“阿基米德杠桿”

只要有陽光,就會有能源。這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光伏行業新能源企業一致的理念和生存基礎。

目前,中國光伏行業所擁有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是中國現今所有產業中與西方差距最小的的行業,也是為數不多的未被西方資本完全控制的民族產業之一。光伏行業的中國內需市場尚未被開發和占有,它將是繼房地產、汽車行業之后的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和未來發展空間最大的支柱產業。隨著社會發展,光伏產業將成為復蘇最快的產業。

首先,到2010年,中國計劃實施1000個屋頂計劃,累計裝機50MW,再安裝20萬套,累計裝機將達700MW。中國現有屋頂面積約40億平方米,加上南立面大約50億平方米可用面積,如果20%安裝太陽能電池的話,可以啟動100GWP的內需市場;

其次,中國有總計約105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土地,每平方公里可以安裝成100MW太陽能電池。如果依1%的沙漠化土地被安裝太陽能電池的話,累計可安裝1000GW,是我國目前電力裝機的2倍。預計到2020年,中國荒漠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將達200MW

第三,根據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201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總容量達30kW,其中偏遠地區應用為20kW,建筑物和公共設施應用約為8-10kW,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為2kW。

第四,至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總容量將達到180kW,其中偏遠地區應用為50kW,建筑物和公共設施應用約為100kW,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為20kW,其他商業應用10kW。

太陽能利用是未來能源發展的大勢所趨,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20年世界光伏發電的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2%。

就我國具體的情況而言,政府最重要的支持就是上網電價。“十城萬盞”、“金太陽工程” 、建筑光伏一體化等都還沒有解決光伏發展的根本問題。要想真正打開國內這塊市場,核心問題是建設大規模的光伏電站。今后國家應大力扶持上游高純度硅原材料產業,降低光伏電池成本,進而加快光伏并網電站成本的降低和應用推廣。

建立大規模的光伏電站,就涉及到光伏上網的問題,這就需要部門之間、產業之間的系統配套。電網系統如何接納可再生能源的電能?這里面還有很多具體問題,例如可再生能源大部分屬于間歇性能源,沒有太陽、沒有風時就沒有電,那么電網如何計算所接納的光電、風電?一般來說,目前在電網不做重大改進的條件是可以接納光伏電能的。但這個接納的上網電價是多少錢?接入的程序是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部門之間的配合。

如果說,現實中真存在“給我一個杠桿、就能撬動整個地球”的機遇,那么,把中國分散度極高和對外依賴度極高的新興光伏產業,打造為一根經過高度整合和完全獨立自主的有力杠桿,或許就是這樣一個“阿基米德杠桿”。

邁向“太陽·風”

在自然界中,風起源于太陽在赤道和兩極的不均勻照射和地球自轉。從這個意義上說,風能最終來自太陽能。

風能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會造成空氣污染,并且沒有溫室氣體排放。風電作為節能、安全、環保和可再生的清潔資源受到各界關注,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和規模效應初步顯現,風電已經成為最具潛力和活力的新能源之一。

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逾2700kWh,總發電能力達到1.2kWh。其中美國風電裝機容量勁增50%,達2517kWh,約占全球總量的21%,成為世界第一風能發電國家。目前世界上風電裝機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其它國家還有德國、西班牙、中國和印度。

近年來,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在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之下每年連續翻倍增長。2005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為126kW,2006年增長為260kW,2007年這一數字突破了600kW。截至2008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17kW,遠遠超過兩年前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十一五”發展規劃中500kW的目標,成為僅次于美國、德國、西班牙的風電裝機超千萬千瓦的風電大國。據估計,到2020年,中國風能裝機容量將超過1kW,屆時將成為全球風能開發第一大國。

從儲量上看,我國風能資源也相當可觀,分布廣泛,其中較為豐富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以及北部地區。風能開發對中國的西部開發和能源經濟發展都具有戰略意義。雖然過去幾年中國風力發電增長迅速,風電總量占全國電力供應量僅有0.4%,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07年《中國風電發展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風能裝機總量可能達到26856MW。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我國共有22個省份開發建設了風電場,已建成風電場239個,安裝風電機組11638臺,已安裝的最大單機容量達到2MW,而裝機容量為3MW的機組也已經研制成功。

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大型風電機組的制造技術,全國范圍內已經生產或者準備進入大型風電機組制造的整機生產企業有70多家,形成能夠批量生產單機容量1.5MW級風電機組的一批龍頭企業。

與此同時,已經有一批企業進入風電機組零部件的配套生產,現在已經可以批量生產發電機、齒輪箱、葉片、塔架、控制系統、變槳和偏航軸承等零部件,初步形成風電設備制造和配套零部件專業化產業鏈。

為了使得我國風電產業更加健康、持續的發展,政府還需要進一步改善政策和技術環境,尤其集中在建立起強有力的電網,進一步提高風電機組設備制造研發能力以及完善和促進風電發展的政策環境。

編后語:能源,從來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在《人類能源史》的最后一章,美國著名的環境歷史學者AlfredW.Crosby寫道:“如果把資源差異、‘人’的天然欲望、崇尚科技,想象成一個三色環繞的后車輪;把環境的賞賜及變遷、物種間的協同進化、人口增長壓力,想象成前車輪,車身上赫然寫著‘全球能源危機’——那么,這輛載動全球一體化的大巴,又將如何駛向人類文明的第三個千年呢?”

同時,在本書的結尾,作者又如是回答道:我們這些太陽的孩子,已經可以站在巨大能源成就的浪尖,做好準備,去迎接下一次的人類大跨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電源世界》
本文鏈接:新能源之夢——邁向太陽·風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7/2009720162416.html
文章標簽: 新能源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