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在浙江德清縣下渚湖景區內,工作人員在新投運的電動汽車快充站為游客的電動車充電。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發布了24條穩消費擴消費政策,其中包括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等6條促進汽車消費的具體措施。這無疑將利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積極適應補貼新政的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應如何迎接外資品牌登陸中國市場的考驗,并承擔起“穩消費”之重任?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居全球首位。
“在汽車產銷低迷大環境下,能夠取得這個成績實屬不易!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產業部助理研究員周毅說。在肯定的同時,他也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邊際刺激作用在下降,“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實力強的企業將進一步占領市場”。
由政策驅動轉向消費驅動
2018年,在乘用車市場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歷了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正式出臺等重大事件后,銷量仍節節走高,發展良好。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介紹,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已占全球一半,美國與歐洲各占20%,亞洲其他國家占10%,形成了“5221格局”。
自2018年6月12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正式實施,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由政策驅動邁入消費驅動發展的新階段。
周毅分析說,新政實施后,從月度數據看,新能源汽車總量呈上升狀態,但補貼的邊際刺激作用在下降。從結構來看,新能源汽車內部結構開始分化。插電式混動表現依然強勁,純電動車則不盡如人意;新能源乘用車呈高速增長態勢,客車和專用車增速則相對平穩。同時,相比于2017年A00級純電動車的高增長,2018年A0級和A級乘用車占比開始快速提升。
此外,從質量上來看,電池續航能力總體上升,智能互聯水平也在持續發展,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率和全球化水平也在持續提升。從產業鏈角度看,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更加完備,與新能源汽車密切相關的車聯網、自動駕駛、電池回收等新興產業和服務也不斷發展壯大。
自主品牌迎來兩大挑戰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從6年前的1.8萬輛,到2018年超過百萬輛,最重要的原因是得到了政策大力支持。
目前,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自身優勢仍然較弱。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購置新能源汽車排在前三位的動機是燃油車車牌受限、燃油車限行、新能源汽車有稅費減免和價格補貼。至于環保節能等因素,消費者則考慮較少。
“雖然市場份額很大,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需要全面快速升級!贝迻|樹說,目前市面上純電動車市場份額達75%左右,其中A級和A0級占比較大,A+級和B級還沒有形成集群效應。
周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本身的便利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等老問題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新能源車的便利性仍受到電池續航能力、冬季電池使用、電池自然衰減、充電樁設置、充電快慢等主要因素制約,經濟性也主要受電池成本、電池及二手車回收等因素制約。
此外,按照規定,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會在總量上壓縮,對整車、電池等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也會更高。同時,2018年4月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出臺后,外資股比限制、合資限制等在2019年會逐步放開。
“補貼結構優化和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門檻降低,是自主品牌汽車面臨的兩大挑戰!敝芤惚硎,達不到補貼標準的低端產品恐被淘汰。預計不久的將來,特斯拉、奔馳、奧迪、保時捷等外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都將登陸中國市場,會對自主品牌產生一定沖擊。
今年產銷有望突破150萬輛
盡管過去一年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但從各方面分析來看,我國汽車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新能源汽車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發布了24條穩消費擴消費政策,其中包括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等6條促進汽車消費的具體措施。
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說,要以穩汽車消費來托住商品消費“大頭”。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董大健說,將研究制定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進一步完善充電、停車、通行等使用環節的鼓勵政策。
從目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來看,遠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市場仍具有很大空間,這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同時,國際上各大知名車企也紛紛投入新能源汽車生產中來,這對于愈加開放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無疑競爭會更加激烈。
崔東樹認為,在政策影響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得到了超速發展,尤其是在雙積分政策執行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體量還會繼續增加。到2020年,傳統汽車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后補貼時代,技術門檻越來越高,車企經營開始兩極分化。”周毅認為,從這兩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變化來看,補貼退坡比較明顯,但也更加科學化、精準化、多樣化。補貼退出后,實力強的企業會進一步夯實鞏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勢地位。
周毅表示,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有成本優勢。根據近年來動力電池技術進步規律,2025年左右其成本會逼平燃油車,隨著電池成本不斷下降,新能源汽車優勢有望超過燃油車。
“2019年影響汽車行業和汽車發展的環境總體上是積極的,預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突破150萬輛,汽車整體市場基本保持穩定。”董大健說。
來源:新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9-2/20192161113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