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國外是否發起“雙反”,像過去那樣只要上光伏項目就能賺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的光伏企業競爭力在于市場的多元化布局和產業鏈上的精耕細作。
圖為臺州市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的員工在生產一批準備出口歐洲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由于產品價格暴跌,目前該企業已陷入虧損。
多事之秋
當地時間2012年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太陽能電池產品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裁定中國涉案企業適用31.14%至249.96%不等的臨時反傾銷稅率。作為正在興起的新興市場,美國商務部的裁定,讓國內眾多光伏企業頗受打擊。
歐盟“雙反”的壞消息也隨之而來。雖然這些年我國光伏產品對歐盟市場的依賴度在逐年下降,但歐洲依然是中國光伏產品絕對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358億元左右,其中亞洲市場約占21%,美國市場還不到15%,歐洲市場則接近57%。而在歐洲市場中又以德國為最大市場,當地70%至80%的光伏組件產品來自中國。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而浙江省是僅次于江蘇的國內第二光伏制造大省!叭绻麣W盟真的立案,對于我省光伏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將會加速行業洗牌的速度。”省太陽能協會秘書長沈福鑫說。
“前段時間,連印度都傳出要對我們的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浙江省太陽能光伏產業對外貿易預警示范點負責人、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趙永紅博士說。雖然印度市場對中國光伏產業而言并不具備決定性意義,但印度的現象說明,眼下看漲的新興市場從沒有放棄光伏產品本土化的目標。
身陷寒冬
今年5月,老馬狠狠心將自己在開化辦的硅片廠關了,“關了反而睡得踏實了!
2009年上半年,經不住朋友的游說,老馬將經營多年的服裝廠盤給了別人,投資1億元辦起了自己的多晶硅切片廠。“看到很多企業因為門檻低而扎堆做組件,所以我選擇了做上游的晶硅切片。而且,一開始只有1條生產線,每年的產能也只有80兆瓦。”
- 1
- 2
- 3
- 總3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827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