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光伏平價上網情況,一家美國公司曾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對全球100多個國家進行統計的結果顯示,能夠平價上網的國家從18個變為28個,集中地區出現在南歐、南美和西藏。主要的原因是傳統能源價格的上升和光伏自身成本的大幅下降,目前每個組件的價格已可降到1美元/瓦以下。顯然,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指日可待。
6月25日,就在中國同智利雙方共同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之際,中國天華陽光、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智利Sigdo Koppers公司共同簽署了《關于在智利投資建設300MW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涉及項目投資總金額達9億美元。此次合作可謂正式拉開了全球首個光伏綠電平價上網的序幕,更進一步促進了全球低碳環保事業的迅速發展,為實現全球綠電平民化、普及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扔掉補貼拐棍
所謂“平價上網”,即光伏發電的上網價格與傳統的火電等發電價格形成一致。由于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高于傳統能源發電,因此各國對光伏發電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補貼,以彌補企業的虧損。目前一些主要國家都采用了類似的補貼政策,美國各州的電價補貼,德國、意大利、日本的FiT補貼等,都是在衡量了兩種發電成本的差距后,制定出了適當的補貼額度。
從2011年世界光伏市場來看,主要市場仍在歐洲,占世界總安裝量的75%,其中僅德國的安裝量就達到7.5GW,占世界總安裝量的33%。從安裝總量來看,全球累計67GW的裝機中,50GW以上來自歐洲。
由此,據業內專家計算,德、意等成熟市場的補貼總額過100億歐元,開始逐步超出政府和民眾的承受力,進入補貼的瓶頸階段,促使光伏的補貼政策從補助大規模發電站轉向鼓勵自發自用。
事實上,補貼電價是把“雙刃劍”,在推動光伏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是制約其按照市場規律“獨立”發展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稱,只有采取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扔掉補貼這個拐棍,才能徹底解決發展中的桎梏。
平價上網秘籍
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平價上網需要有幾個條件:當地沒有補貼,市場完全自由;地區光照條件好,每年有1200小時以上的光照;土地和并網條件成熟,電網對發出的電量可以實現全部回收。假設這三個條件中的某一個不能滿足,那么平價上網就會存在挑戰。
而南美陽光資源豐富,光照時間能夠達到每年1600小時到3000小時;南美國家的電價也相對較高,并且以較高甚至兩位數增速逐年上漲;再加上快速的光伏組件價格等因素,使光伏綠電平價上網成為可能,并能得以實現。
業內專家認為,要實現平價上網,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實現,即近期在用戶端取代傳統化石能源,遠期在發電端替代傳統能源。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827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