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經濟論壇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解振華表示,2005年中國承諾到203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總投入將達到41萬億元人民幣,2015年過后,還有30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主要從能源結構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入手,降低碳強度與污染氣體排放。受30億低碳市場利好提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將加快,新能源行業蓄勢待發,前景可期。
環保+能源危機驅動 新能源發展刻不容緩
新能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指的是傳統能源之外的、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形式,包含光伏、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核電與新能源汽車等。
與傳統能源(煤炭與石油)相比,新能源具有環保和可再生的優勢。在環保問題上,火力發電造成的環境污染正飽受詬病,亟待用清潔能源降低火電比例,從而降低污染;可再生方面,傳統能源日漸枯竭,我國的煤炭的儲采比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7年的45年下降至2013年的31年,天然氣的儲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3年為28年,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在此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戰略刻不容緩。
政策暖風頻吹 新能源行業投資亮點浮現
近年,我國積極出臺的多項政策體現出了國家加調整能源結構,發展綠色經濟的堅定決心。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年)》,提出著力優化能源結構,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并舉,要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15%,天然氣比重達到 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 62%以內。
此外,還有《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關于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政策的通知》與《關于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旨在削弱傳統能源市場,激發新能源行業活力。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要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打造低碳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隨著《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征求完畢、正式發展規劃下發,新能源行業在政策力挺下,發展前景值得期待。結合各類新能源裝機發展情況,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光伏、風電、核電將是未來新能源行業投資亮點。
新增裝機不少于1500萬千瓦 光伏建設提速
光伏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簡稱,能將太陽能輻射轉換為電能為用戶供電,光伏主要以并網式發電為主,包含地面電站與分布式電站兩類形式。
自2013年起,中國的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連續3年每年超過1000萬千瓦,去年更是超過1500萬千瓦。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300萬KW,超越德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有關數據還顯示,2015年,我國光伏相關行業投資約10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
政策利好下,不少企業扭虧為盈。光伏電站的投資熱情不減,前20名光伏組件制造商里,業務基本都涉及下游電站開發,且盈利能力明顯增強,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根據33家規模企業經營情況調查,平均利潤率4.7%,同比增長30%。
國家能源局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00萬—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為全球最強勁增長的光伏市場,光伏發電正步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光伏行業還處于成長期,這一階段度電成本有所下降、資本市場開始瞄準光伏產業,政府開始調整補貼力度。不過,光伏度電成本還未降至火電與水電的水平,因此產業盈利仍舊依賴政策補貼。
基于以上現狀,未來分布式光伏建設、PPP模式與能源互聯網將成為光伏企業轉型的關鍵領域。分布式光伏電站目前在國內的應用不到20%,隨著用地資源緊缺,地面電站發展模式不適于光伏推廣,分布式光伏將大有可為,在中東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將迎來分布式光伏建設熱潮;
PPP模式即政府與外來資本合作的模式,一方面,引入外來資本,光伏行業投資額將增加,這有利于調動光伏企業發力光伏建設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建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政府放權給社會資本后,市場將取代政策指導光伏發展,行業將在良性競爭中獲得快速發展;
能源互聯網旨在解決光伏消納,提高光伏利用率,并減少“棄光”現象。雖然能源互聯網目前存在行業壁壘,且處于起步階段,不過在電改、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能源互聯網將大有可為,預計到2020年我國能源互聯網產業市場規?蛇_9400億美元,這值得光伏企業發力。
核電產業鏈爆發在即 核電設備先行
核電是核能發電的簡稱,是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與水電、風電、光伏等能源形式相比,核電可以持續發電,不受季節困擾,也沒有消納難的問題,因而成為各國重要的能源戰略。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3/20163241041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