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的逐步加大讓電網技術的革新箭在弦上,如火如荼的智能電網建設又打響了電網改革的第一槍,未來電網形態將向何處發展?為此,我們在第二屆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院士論壇上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科院名譽院長周孝信。
記者:您認為我國的電網發展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周孝信:我認為我國的電網發展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是小機組、小電網;第二代是大機組、大電網;當前世界范圍內的電網建設正在向第三代電網過渡。
目前,我們已全面掌握了第二代電網技術,包括一次設備和系統、二次保護、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技術、仿真分析技術等關鍵技術都得到迅速發展和進步,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隨著我國特高壓輸電和堅強智能電網的開發建設,標志著我國第三代電網建設開始,這與發達國家基本上處于同一起跑線上。
記者:您強調能源變革是推動電網發展的條件,如今全球清潔能源利用的呼聲越來越高,您認為未來的電網方向發展是什么?是您所提到的第三代電網嗎?
周孝信:在新能源變革的條件下,電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電網將成為全社會重要的能源配備和輸送網絡,與傳統電網相比,未來電網應具備如下四個特點:一是具有接納大規?稍偕茉措娏Φ哪芰;二是實現電力需求側響應、分布式電源、儲能與電網的有機融合,大幅度提高終端能源利用的效率;三是具有極高的供電可靠性,基本排除大面積停電的風險,包括自然災害的沖擊;四是與通信信息系統廣泛結合,實現覆蓋城鄉的能源、電力、信息綜合服務體系。
而我所說的第三代電網就是現代電網,也是廣義的智能電網,以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化為特征,是100年來一、二代電網在新形勢下的傳承和發展。
記者:在您看來,第三代電網和目前的電網相比有哪些優勢?我國要全面建成第三代電網需要多久?
周孝信:第二代電網依賴于高效化石能源、核能發電、大規模水電,主要強調集中式發電,而第三代電網的發展中非化石能源發電將占較大比例,發電形式將是大型集中式發電和分布式發電相結合。
另外,從輸電方式上說,第二代電網以超高壓架空輸電為主,第三代電網將采用骨干電網和地方電網、微電網相結合的模式,輸電方式也將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從保護和控制來講,第二代電網采取快速保護優化控制,對輸變電故障能夠進行快速切除,第三代電網將是智能的電網控制保護系統系統,具備網絡的自愈功能。
從調度和能量管理角度來看,第二代電網是分析型調度,是能量管理適應負荷變化的能源側能量管理系統,而第三代電網將是智能型調度,可適應可再生能源電力變化和負荷變化的綜合能源管理系統。
- 1
- 2
- 總2頁
來源:機電商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6/20116221444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