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我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再次成功放電(圖)正文

我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再次成功放電(圖)

2007/1/16 11:22:3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繼去年9月首次成功放電后,我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14日23時01分至15日1時連續放電四次,單次時間長約50毫秒,從而標志著第二輪物理實驗的開始。

  專家認為,全超導核聚變裝置再次成功放電,標志著我國在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領域進一步站在了世界前沿。

  “雖然稍縱即逝,但是放電的可重復性,表明我們的裝置在工程上是非常可靠的。”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武松濤介紹,這輪實驗是從去年12月開始對裝置進行調試的,實驗計劃將進行到今年2月10日左右。

  “這輪實驗的主要目標不是追求放電時間的長短,而是旨在去年獲得圓形截面等離子體的基礎上獲得非圓截面等離子體,這具有重要意義。”武松濤說,隨著進一步調試和各系統的磨合,“人造太陽”有可能綻放出更為璀璨的光芒。

  根據設計,EAST產生等離子體最長時間可達1000秒,溫度將超過1億攝氏度!拔覀儗⑼ㄟ^一次次調試和實驗,獲得時間更長、溫度更高、參數更好的等離子體!蔽渌蓾f。

   2006年9月28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首次建成并投入運行,在第一輪實驗中,獲得了電流超過500千安、時間近5秒的高溫等離子體。

  這個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制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是世界上第一個同時具有全超導磁體和主動冷卻結構的托卡馬克。它的建成,使我國邁入磁約束核聚變領域先進國家行列。

  穩態運行的核聚變堆產生能量的方式和太陽相同,都是在超高溫條件下氫(或氫的同位素)的原子核聚變產生巨大能量,因此相關的研究被比作“人造太陽”。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于2006年11月21日正式啟動,該計劃被稱為人類最終解決能源危機的最大希望。EAST比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在規模上小很多,但兩者都是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裝置。EAST的成功運行,將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作出重要貢獻。

  我國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的參與國家之一,將承擔10%的責任。中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將承擔起一批部件的研發任務,涉及超導技術、大功率電源技術、遙控技術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Sep
  來源:國際能源網
本文鏈接:我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再次成功放電(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1/2007116112232.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