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新模式:人造太陽辟新徑 新型能源待孕育正文

新模式:人造太陽辟新徑 新型能源待孕育

2008/5/5 13:01:51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能源短缺已成為人類無法回避的問題。而太陽釋放出的能量,地球只享受到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如果人類能再現并控制太陽釋能過程,使得其最大限度為人類所用,豈不美哉?

    目前,科學家正聯手打造“人造太陽”,希望通過模擬太陽中心能源產生模式開發新能源。  

    “人造太陽”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4日報道,英國牛津郡將建核聚變實驗室,再現太陽內部溫度與壓力,借助其放射的高能激光直接轟擊微小的氫燃料球體,通過聚變釋放出巨大能量。

    聚變過程中,激光束剎那間就能把直徑2毫米的氫燃料球芯塊加熱到1億攝氏度,遠高于太陽中心溫度。此時燃料球表面原子爆裂產生的壓力在幾億分之一秒內又迅速將小球壓縮為原體積的幾百分之一。緊接著,氫原子變為大量電子和氫原子核,并結合成氦。同時,燃料球以光、熱、輻射等形式釋放出大量能量。這一過程同太陽中心產生能量原理相似,因此這一實驗被稱為“人造太陽”。

    研究人員稱,技術一旦成功,將為人類提供一種安全、無二氧化碳以及產生最少輻射廢料的新能源,有望解決一部分世界能源危機。

    全球聯手

    “人造太陽”計劃引來全球科學家聯手。

    位于牛津郡的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正式實施高能激光項目。項目負責人約翰·科利爾說:“這一技術與恒星釋放能量的過程相似。我們的任務是如何控制其所產生的能量以便為人類服務!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計劃準備建立的實驗堆也已在法國動工,這項耗資80億英鎊(約合160億美元)的實驗堆項目用磁場取代激光,創造核聚變所需條件。這一項目有望在2022年進行第一次實驗。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所成立國家點火裝置項目。這一項目的短期目標是實現小規模的可控核聚變。項目一旦成功,將有力證明激光聚變的確可被用于能源制造。項目負責人埃德·摩西說:“我們希望完成這種核聚變,它釋放出的能源遠比輸入的多,這樣就有可能源源不斷地進行反應,并產生大量能源!

    科利爾承認聚變技術不是應對能源短缺的唯一方法,但是“只要有一線成功的希望,我們就不該冒險放棄努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coco
  來源:慧聰網
本文鏈接:新模式:人造太陽辟新徑 新型能源待孕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5/20085513151.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