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滕 - NRG位于荷蘭佩滕(Petten)的研究中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對目前正在法國南部卡塔爾拉舍(Cadarache)依據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建造的核聚變反應堆重要組件進行測試。 NRG將通過高通量反應堆(HFR)對用于屏蔽核聚變過程的 “第一壁’ 組件”進行運作性能、完整性能和組件質量的輻照測試。
在核聚變過程中,兩個氫核會融合成一個氦核及一個中子,并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與太陽釋放的能量所發生的反應過程相同。 核聚變反應發生在溫度為1億5000萬度(開爾文溫度)的等離子體中。由于任何材料都無法抵擋這種溫度,因此核聚變過程中的等離子體將通過磁場來進行限制。
反應堆堆芯的第一層防護屏障稱為第一壁。 由于中子無法收到磁場的限制,第一壁材料將暴露在核聚變過程所放射出來的高能量中子下。核聚變研發團隊已制造出法國南部核聚變反應堆第一壁組件的比例模型,也就是所謂的實體模型(mock-up)。 如同現實反應堆中的第一壁組件一樣,這些實體模型由鈹覆蓋層,銅鉻鋯合金高熱流層和不銹鋼結構層組成。
這些實體模型被放置于佩滕的反應堆堆芯中,在實驗期間,整個模型材料將會受到持續的中子輻照。 NRG的核能專家Sander de Groot對此表示:“我們將藉此模擬ITER中的放射環境及溫度”。
佩滕的高通量反應堆用于生產醫療用同位素及核能研究,非常適合進行此材料的輻照測試。 De Groot還表示: “我們可以模擬出與ITER相同的條件,而且高通量反應堆的中子密度很高。 在短時間內,我們就能模擬出核聚變反應堆使用壽命期間的輻射損傷,并由此判斷ITER中使用的組件耐受中子輻射的時長。”
經過輻照后的實體模式會被運到德國尤利希(Juelich)研究中心,并在那里接受高熱通量及強烈的可變熱輻射實驗, 以測試被輻照過的材料是否足以承受ITER系統中的極端熱負荷。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由歐盟、日本、韓國、中國、印度、美國及俄羅斯等國共同參與的一項大型國際能源合作計劃。 在此計劃下,法國南部將建造一座能產生五億瓦能源的核聚變反應堆并預定于2025年開始運轉。其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證明核聚變是一種可行的能源形式,不會產生任何二氧化碳排放及長壽命的放射性廢料。 反應堆的許多組件仍在建造中,包括用于限制等離子體活動范圍的巨大磁體。<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0/2016102595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