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4日,不顧德國等多數成員國反對,歐盟委員會宣布,從今年6月6日起,對中國光伏產品平均征收11.8%的懲罰性關稅。如果截至今年8月6日中歐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歐盟臨時性反傾銷關稅平均將提高到47.6%。
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表示,設置60天的低稅率期意在保證歐盟光伏市場的平穩過渡,同時為中國企業開展協商談判提供“機會之窗”,如果雙方不能達成和解方案,中國企業將在2個月后自動面臨高額的關稅。對于11.8%稅率的選擇,德古赫特表示并無特殊用意,“只是47.6%的四分之一”。
據新華社報道,德古赫特在發布會上表示,臨時稅率將維持6個月直到12月份,此后歐委會將決定是否對中國產的光伏產品征收永久性關稅,一旦征收,該關稅將持續5年。
11.8%只是歐盟一個策略
歐盟委員會自去年起對來自中國的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并建議從6月6日起對華加征平均稅率為47%的臨時性反傾銷關稅。
由于11.8%的稅率較預期大大降低,光伏中概股隨之逆市走強, 晶科能源上漲4.12%,賽維LDK上漲1.66%,晶澳太陽能上漲0.93%。 但是,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11.8%并不是真正的利好消息,只是歐方的一個策略。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何偉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1.8%是雙方高層通了電話,照顧一下,緩沖2個月的一個策略,不要一下子太高。之后會怎么樣還有變數,要看雙方談判的結果,而且之后還會有反補貼調查。”
中投顧問研究員任浩寧也認為:“11.8%不是利好,是一個圈套。雖然股票短時上漲,但這并沒有意義,光伏企業經營情況不改善,股票怎么會好?”任浩寧對記者說。
歐盟委員會宣布初裁結果后,6月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發表談話指出,中國政府和產業對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表現了極大誠意,做出了巨大努力。歐方仍執意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采取不公正的征稅措施,中方表示堅決反對。希望歐方與中方盡早開始價格承諾談判,維護中歐經貿合作大局。沈丹陽同時表示,中國政府已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
分析認為,中國沒有采取直接反制措施,而是迂回打貿易戰,目的是試一下歐盟的態度。但是對于政府的此項決定,葡萄酒調查能否起到期望的作用,業內并不看好。
“葡萄酒貿易涉及的金額和光伏不能比。政府應該考慮更多的措施。比如放棄購買空客飛機。雙方有很多可以博弈的地方,關鍵是要有理有利。” 何偉文說。
雙反雙輸,歐盟意在何為
中歐光伏業其實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雙反”對歐洲光伏生產企業來說也是滅頂之災,所以歐洲平價光伏聯盟會發公開信要求歐盟取消“雙反”,這也是光伏大國德國對歐盟雙反投反對票的原因。
6月4日,德國經濟部長勒斯勒爾批評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臨時性懲罰關稅。因為德國太陽能企業會因中國采取對應措施而導致成本上升,一些已在中國參與太陽能板生產的德國制造企業也會受到損害!斑@可能會牽涉到德國其他工業領域,因此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避免與中國產生貿易沖突。”勒斯勒爾說。
不顧諸多國家反對,歐盟委員會執意要對中國光伏產品開刀,背后是何原因?有分析認為,此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德古赫特不但對中國發起了光伏“雙反”調查,還瞄準了電信行業。
“這是有史以來單筆金額最大的雙反案例,高達210億歐元,后面有更大的利益驅動。歐盟目前經濟形勢萎靡,投資和消費領域疲軟,所以更加倚重出口。 中歐貿易依存度大,而我國在與世界強國的貿易戰中多是采取讓步的策略。歐盟針對光伏,但最終目的是希望中國在中歐貿易中做出讓步! 任浩寧分析說。
何偉文也認為,中歐貿易摩擦不斷,一是光伏產業本身的問題,中國對歐出口太快,而且價格優勢令歐洲制造商招架不。涣硗,歐盟委員會緊抓住光伏這一點不放,是希望中國對歐可以實行更多的開放,例如銀行業、電信業等,在中國獲得更大份額。 然而無論真正的利益點是什么,中國光伏產品被推至風口浪尖,正面臨著生死攸關的挑戰。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462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