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未解,再添外患,雖然有近千家本土企業反對,但歐洲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雙反”并沒有改變。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4月27日,歐盟對中國光伏玻璃發起了反補貼調查。同在昨日,兩名歐盟官員表示,將向中國產太陽能面板征收稅率平均為47%的臨時性懲罰性關稅,該決定自6月6日起生效。兩件事無疑又加重了正處債務危機中的光伏企業負擔。
兩個月前,歐盟委員會應歐洲光伏玻璃生產商協會的申訴,正式啟動了對中國光伏玻璃的反傾銷立案調查,這一次反補貼調查涉及的是同一出口產品,這就意味著,該光伏產品從“單反”變成了“雙反”。據初步統計,2012年,所涉及的產品(包括同一稅號下其他玻璃制品)對歐出口約2億美元。
其實,早在去年9月和11月,歐盟就已相繼宣布對原產中國的光伏產品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由于歐洲“雙反”的光伏產品較之前的美國“雙反”的范圍更大,而且歐洲又是中國最大的光伏市場,市場占比達六成,可想而知,歐盟“雙反”對國內光伏企業的負面影響更大。事后,中國多家光伏企業通過積極抗辯及呼吁政府支持等多種途徑應對。不可思議的是,在今年4月還傳出消息,歐洲20多個國家的700多家光伏企業要求歐盟委員會放棄制裁中國光伏產業。
事情卻并沒有得到改觀。一邊是光伏玻璃遭“雙反”,另一邊是高額的臨時性懲罰關稅,目前深陷債務危機的光伏企業正在遭受連環打擊!艾F在,尚德電力因為債務重壓被迫破產重整,賽維LDK現在也是資不抵債,而大部分中小企業已經基本退出了市場,很顯然,歐洲‘雙反’的咄咄之勢著實讓國內光伏企業雪上加霜!庇袠I內人士如此分析說。
然而,僅從這一次光伏玻璃“雙反”看,負面影響并不大。昨日,國內光伏巨頭英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的光伏玻璃都是從別的生產商處采購,“光伏玻璃生產需要特殊材料,而且銷售價格并不高,利潤不大,因此國內做光伏玻璃的企業較少,這一產品的出口量也并不大。所以,歐盟‘雙反’對相關企業的影響有限”。
英利方面進一步介紹說,公司產品的歐洲市場占比也高達50%以上,“如果‘雙反’終裁要征收高額關稅,對企業的影響會很大。尤其這一次‘雙反’對象被提升到所有光伏產品,也就意味著哪怕是原產中國的光伏小飛機等所有相關產品都可能被‘雙反’。所以企業們現在還在積極呼吁歐洲方面停止‘雙反’,否則,中歐雙方都會受到損失,尤其是歐洲的客戶”。<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378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