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創造一個節能環保的未來,北京當局曾大力扶持LED照明產業,然而在面臨著產品價格下滑和供給過剩的雙重打擊下,今年中國可能會有五分之一的LED照明企業倒閉。
中國約有4,000家LED照明企業,當初受到稅收減免、補貼和廉價工業用地的吸引,企業紛紛投資于該行業。如今這些業者困于激烈的行業競爭之中,過去三年間產品價格已經腰斬。
深圳市眾明半導體企劃總監潘汝榮在接受采訪時說:“現在大家都在做LED。行業很混亂!彼⒅赋觯耙坏┏霈F一個新產業,大家都一窩蜂地進入,馬上就把這個行業做爛了。”
中國政府制訂的目標是,到2015年LED要占到國內照明市場份額的30%,是目前水平的三倍多。官方估計,這每年可節省3500萬噸的煤炭消耗量。
分析師表示,如果中國一半的照明燈都采用LED燈,每年節省下來的電量相當于全球最大水電站-三峽大壩年發電量的2.5倍。
不過國內市場的需求卻低迷。盡管享有補貼,而且若使用之后的電費也會減少,不過中國家庭更換LED照明燈的過程一直較為遲緩,原因是LED照明燈的價格要比傳統的照明燈貴很多。此外質量問題也影響了消費者對它的信心。
熄燈打烊
行業專家甚至是一些LED企業的高層都認為,中國至少有20%的LED照明企業或被淘汰出該產業。
“許多小型LED照明企業正面臨困難,或許熬不到最后,”勤上光電董秘韋莉說。勤上光電是中國一家主要的LED路燈生產商。
“五到十年后,行業不會有這么多的企業,”她在公司位于東莞的總部接受采訪時說。
分析師認為,鑒于中國60-70%的LED產能用于出口,行業整合或有可能暫時打亂全球的LED供應鏈。不過長期而言,行業格局的重構應該能使得中國的LED產業更為健康,從而也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
目前在香港和內地上市的中國LED企業有二十多家,其中一些在上市前曾吸引了私募投資。隨著這些公司獲利的下滑,它們的股價也大幅下挫。雷曼光電股價已較3月峰值時下滑了48%,而洲明科技的股價已下跌37%。
行業專家認為,包括飛利浦PHG、歐斯朗Osram和通用電氣GE在內的外國照明巨頭,應能憑借強大的財務勢力和先進技術脫穎而出。德國工業巨擘西門子SIEGn持有歐斯朗部分股權。
扶持政策
盡管行業料將迎來整合,中國政府仍然致力于扶持該產業。中國科技部去年夏天表示,計劃到2015年把LED照明產業的規模提升至5,000億元人民幣802。3億美元。
科技部還計劃在LED芯片相關產業培育20-30家具有技術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并將該產業列入政府進一步扶持的產業目錄。目前這部分產業的年產值在2,000億元人民幣320。9億美元左右。
中國的LED生產企業目前嚴重依賴外國芯片,而芯片成本已占到產品成本的一半。將芯片技術引進至國內有助于降低成本。對于中國實現自身的LED相關目標而言,降低成本、提升技術至為關鍵。
某報告稱,一直到2016年中國LED照明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可能會超過40%,占國內整體照明市場的份額將達到46%。這也是全球的一個趨勢。 ▇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094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