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國現有屋頂的15%-20%安裝上太陽能,將會有10萬億的市場!睗h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如是說。而對于那些正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這張大餅來得正是時候。
10月26日,國家電網發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自11月1日起,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將可享受全程免費的并網服務。該服務的適用范圍包括“位于用戶附近,所發電能就地利用,余量上網,以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且單個并網點總裝機容量不超過6兆瓦!备鶕䴗y算,該范圍能涵蓋所有的屋頂和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
根據這一運作模式,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接入公共電網的部分將由電網買單,用戶僅需自己投資光伏發電設備以及自用部分少量電纜線路投入。發電項目投入運營后,發電量可以全部自用,富余電量上網銷售,可享受政府的光伏補貼電價1元/千瓦時,用戶發電不足時將由電網補償。
新政利于開拓國內市場 目前,光伏行業需要面對的是積重難返的行業現實。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光伏市場總需求約30吉瓦,國內市場約3吉瓦,僅占全球的10%,然而國內光伏產能卻占據全球80%-90%。從2011年開始,在歐美雙反導致的海外市場萎縮的困擾下,國內逾80%光伏企業處于停產境地。
對于光伏產業為何陷入困境,有著許多的反思。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光伏產業的產能有超過九成出口海外市場,形成了對海外市場的嚴重依賴。而國內光伏發電市場遲遲難以啟動的主要瓶頸就在于并網問題。
如今,國家電網分布式電站新政的主要目的即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并網問題掃除政策障礙,從而使過于依賴海外市場的國內光伏產業看到一絲開拓國內市場的希望。
“政策的推出,有利于拉動內需。通過銷售上游一系列產品,可以發現國內市場最核心的需求在哪里,從而找到更適合的發展方式,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比招抛C券分析師曾維強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國家電網新聞發言人張正陵則在解讀該意見的時候表示,意見從服務流程、并網工程和介入系統技術原則等方面作出了承諾,從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開發成本,簡化了辦理流程,并且提高了這些項目的運行效益。
而長期關注光伏行業的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相關人士也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今年的并網措施與去年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意見是由國家電網主動作出承諾,其態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主動性上優于去年針對集中式電站并網的政策,從而更能解決并網難題! 逾三成出口產能在國內消化。
《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吉瓦以上。同時,規劃提出要“立足就地消納,優先發展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期末將重點在中東部地區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0吉瓦!卑凑辗植际焦夥到y每KW裝機需投資1.5萬元測算,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到2015年前需要投資約1500億元。
但這一預測還趨于保守,在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中,按照規定的申報總量計算,“十二五”期間分布式發電裝機容量將至少達到15吉瓦;而且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2015年底前21吉瓦的總裝機容量僅作為規劃目標,可視為保底數字,實際上將盡可能多地完成。
由此推算,未來3年,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總投資可能接近2000億元的規模,這筆投資對于正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光伏企業來說顯然極具吸引力。2011年,中國光伏產業出口額為358.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37億元。由此可以推斷,國內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在未來3年將每年消化光伏行業三分之一的出口產能,即750億元左右。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歐美光伏“雙反”政策對國內光伏行業造成的損害。 同時,整個光伏產業鏈都將享受這筆投資帶來的好處。按照保守的3年10吉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計算,僅以多晶硅環節為例,2012年全年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達到20萬噸,按每增加1W裝機容量需要6克多晶硅測算,平均每年增加3吉瓦裝機容量可以消化1.8萬噸多晶硅,即可以消化國內多晶硅總產能的9%。而目前,全國80%的多晶硅企業已經停產,可見分布式發電市場需求拉動效應明顯。
上市公司擬積極布局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類上市公司的流動負債同比增長了21.05%;而且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的公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可見光伏行業上市公司的經營壓力。雖然是光伏行業中較優秀的個體,但在行業目前的低迷狀態下,上市公司也面臨著極大的競爭壓力,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啟動對它們來說也是巨大的機遇。 <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549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