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對中國半導體業來說,IC設計業的稚型已基本打造好。過去的十年,是國務院發布《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簡稱18號文)貫徹落實的十年。十年來,中國IC設計業在18號文精神鼓舞下,依托其所營造的前所未有的政策環境以及中國得天獨厚的IC應用市場,引入、扶植和壯大了一大批外資、海歸、國有和民營等各種所有制的優秀和骨干IC設計企業,在產業規模、產品創新、技術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成為調整和優化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結構、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的一股積極的帶動力量,向世界展示了其發展的嶄新形象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排頭部隊”地位已確定
IC設計業權重大幅提升,顯示其對中國IC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力越來越重要。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設計分會統計顯示,從2001年到2011年十年間,中國IC設計業年均增長率高達52.3%,相比全球Fabless的12.8%,高出39.5個百分點。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全球IC設計業僅為2.4%和1.3%的增長,而中國IC設計業仍保持34.8%和5.5%的增長。2001年~2011年,中國IC設計業從2001年的12.3億元發展到2011年的686.8億元,擴大了55.8倍,首次跨越100億美元,鞏固了全球第3的地位。并且,中國IC設計業占全國IC產業比重從2001年的6.6%發展到2011年的36.2%,提升幅度達29.6個百分點;而同期全球Fabless業占全球IC產業銷售額比重的提升幅度僅為9.4個百分點,凸顯了中國IC設計業對國內IC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在行業結構調整上,通過“十五”和“十一五”的努力,國內IC產業結構——IC設計業、芯片制造業、封裝測試業已從2001年的7∶22∶71,發展到2011年的36∶27∶37,即IC設計業權重大幅提升了29個百分點,芯片制造業權重提升了5個百分點。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設計分會副秘書長趙建忠分析道,從中不難看出,中國IC設計企業對本土芯片代工企業(Foundries)的營收貢獻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顯示其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力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而在產品領域,通過十年來的努力,中國自主開發的IC產品中已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性能集成電路產品,如移動通信終端核心芯片、平板電腦核心芯片、移動互聯網設備(MID)芯片、數字電視芯片、電子支付芯片和CMOS攝像頭芯片等,涉及網絡通信、計算機、多媒體、IC卡及RFID智能標簽、導航、模擬電路、功率電子、消費類電子等8大領域。<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27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