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HS iSuppli公司的工業電子市場追蹤報告,德州儀器去年擴大了在快速增長的工業電子半導體市場中的領先優勢。該公司2011年底收購國家半導體,極大地提高了市場份額。
2010年德州儀器就已經是工業電子市場中的領頭羊,2011年該公司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其工業電子營業收入從18億美元上升到22億美元,勁增24.9%。去年德州儀器的市場份額從2010年的6.4%上升到7.3%。
工業電子雖然受關注程度不如消費電子、無線或電腦等市場,但其去年增長速度實際上快于上述各個領域。各行業積極采用節能型工藝,對于提供這類功能的半導體的需求增加。實際上,工業電子2011年增長9.3%,是增長第二快的半導體市場,僅次于汽車市場,整體半導體市場僅增長1.4%。預計2012年工業電子市場增長7.7%,2011-2017年的復合年度增長率預計為9.5%。
德州儀器去年營業收入增長歸功于2011年第三季度末收購了國家半導體,此舉給德州儀器的工業電子利潤增加了4.46億美元。如果沒有這次收購,德州儀器的營業收入增長將非常平緩。在收購之前,國家半導體是LED驅動器集成電路的第二大供應商,這次收購增強了德州儀器在該領域的主宰地位。
去年德州儀器也是制造流程自動化、醫療電子領域中的頭號供應商,是能源生成與分配領域中的第二大供應商,是測試與測量以及建筑與住宅控制領域中的第三大供應商。該公司增強了通用模擬集成電路產品線,如放大器、電壓調節器、數據轉換器和接口,尤其是在收購國家半導體之后。
在工業電子領域還有其它九家十分出色的公司,這10家企業合計工業電子營業收入為129億美元,在這個總體規模大約為306億美元的市場中約占42%的份額。
英飛凌去年排名第二,工業電子營業收入為18億美元,比2010年的15億美元提高了24.1%。這家德國廠商在工業電子領域中的市場份額從2010年的5.3%上升到6.0%。
原來排名第二的意法半導體被擠到了第三。2011年意法半導體的營業收入為17億美元,比2010年的16億美元僅增長4.4%,市場份額是5.4%。
美國英特爾排名第四,營業收入為14億美元,市場份額是4.7%。美國亞德諾半導體(ADI)排名第五,營業收入是13億美元,份額是4.4%。日本三菱排名第六,營業收入為12億美元,增長57.5%,增幅在市場中名列前茅;美國美信集成產品排名第七,營業收入為8.71億美元;日本瑞薩電子排名第八,營業收入為8.24億美元;荷蘭恩智浦半導體排名第九,營業收入為7.70億美元;美國賽靈思排名第10,營業收入為7.54億美元。在10大供應商中,只有瑞薩與恩智浦的營業收入下滑。
瑞薩去年虧損,不只是因為歐洲和中國需求減弱,而且也緣于日本2011年3月地震與去年下半年泰國洪災的影響。而恩智浦的虧損則來自于其開展大規模的庫存修正。先前分銷渠道對于微控制器的需求弱于預期,導致其庫存過剩。<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107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