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日本大地震后的節電需求下,日本正在舉國推進照明的LED化,LED燈泡2011年以超過預想的速度在日本實現了普及。然而,本應為提前到來的普及而喜悅的照明廠商卻面臨著“白忙一場”的局面。LED化的確催生了新的增長領域,為照明市場帶來了一線光芒。但另一方面,長壽命化使得燈泡的更換需求減少,而且涉足企業的急劇增加,競爭環境反而更加嚴峻。一直固守穩定的日本國內市場的大型照明廠商不得不轉換業務結構。
8月上旬,在大阪市內的大型家電商場內,樓層一角的柜臺里擺放著堆積如山的盒裝LED燈泡。包裝盒外面全部貼著主打“低價格”的標簽,比如“3個4650日元”、“5個7750日元”等。偶爾駐足柜臺前的顧客雖然也會看一眼燈泡,但隨即還是走向了樓層中央寬闊的吸頂燈賣場。
巡視賣場的銷售人員稱:“與2011年的這個時候相比,LED燈泡的銷售陷入了低迷。因價格下跌,持觀望態度的人很多,銷售方的期望落空”。
日本核電站的全面重新啟動尚無眉目,關西電力的轄區內要求普通家庭節電10%以上。但在歸屬于關西電力轄區的大阪,以節能為賣點的LED燈泡卻出現了滯銷。
日本全國的情況也是如此。老牌照明企業東芝照明技術的常務佐藤光治表示,“今年燈泡型產品的銷售額是2011年的80%左右。原本預測會在2013~14年達到峰值,現在看來,可能2011年就已經是峰值了”。
在全球規模為7萬億~10萬億日元的普通照明市場中,日本國內的規模為8000億日元左右。2011年,雖然LED照明產品的規模擴大到了17%出頭的1400億日元左右,但本應領頭的LED燈泡的銷售額卻開始出現陰影。
“停產普通白熾燈泡。今后將通過LED燈泡為大家送去光明”。
2010年3月,東芝自創業起已經連續生產了120年的白熾燈泡落下了帷幕。被指定為后續產品的LED燈泡卻開始出現銷量低于上年同期的情況。
說起來有點諷刺,需求失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后的節電意識提高,LED燈泡在普通家庭的普及時間提前了。而且,壽命比白熾燈泡長的LED通常使用10年都不會出現更換需求。
東芝照明技術的常務佐藤嘆息道,“在日本國內普通家庭等在使用的約2億5000萬個燈泡中,目前有近三分之一是LED燈泡。從LED的壽命來看,今后無望實現大幅增長”。
價格下跌速度超過平板電視
LED燈泡開始在普通消費者中普及是在2009年。同年夏季,夏普以3900日元的價格推出了相當于40W白熾燈泡的產品,這一價格只有當時主流產品的一半,給行業造成了沖擊。之后的3年里,雖然與100~200日元的白熾燈泡相比,LED燈泡仍屬于高價產品,但二者的差在迅速縮小。
雖然各照明企業對LED燈泡的收益性含糊其辭,但毫無疑問,價格降低的速度超過了量產效果。某知名部材廠商的負責人指出,“最低如果還賣不上2000日元,應該就不會有高利潤”。
價格急劇下降的原因在于LED照明的構造特性。
LED照明的光源采用通電即可發光的特殊半導體取代了以往的燈絲和螢光管。通過在相當于心臟部分的發光元件(芯片)中,將藍色LED的光照射到黃色等熒光材料上,或組合三原色的LED營造類似于自然光的白色光。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106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