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轎車發布公告稱,計劃將投資43.48億元建設新能源工廠技術改造項目。根據公告中顯示,該項目包括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生產線、廠房及輔助設施,具備雙班年產20 萬輛轎車的生產能力。公告還顯示,項目的建設期為22 個月,這意味著新工廠最快或將于2014年正式投產。
“藍途戰略”正式加速
在去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正式發布了中國一汽“低碳節能技術戰略”,即“藍途戰略”。作為“藍途戰略”的一部分,一汽將在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能力建設、生產準備等方面投資98億元,打造乘用車純電動平臺、混合動力平臺、插電式混合動力平臺和多個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平臺,共計開發13款新能源乘用車和3款新能源商用車。
據了解,在一汽轎車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一汽轎車2012年上半年,受到國內汽車市場持續競爭激烈的影響,整車銷量為9.17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了35.5%。在國內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持續走低的不利環境下,率先轉戰新能源車市場,也未嘗不是一條突圍之路。
毫無疑問,此次投資超過43億元建設的新能源工廠,標志著一汽自主開發的新能源車型即將進入量產的階段。
首款車型或為奔騰混合動力
就在去年8月份,一汽集團首批新能源轎車正式下線。而首批下線的新能源車型,是一汽于2009年開始自主研發的,基于奔騰B50的奔騰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和奔騰純電動轎車。
據了解,奔騰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具備怠速啟停、制動能量回收以及發動機小型化等三大節油功能,在試驗工況下的百公里油耗小于3.2升。該車在市區工況可用純電動行駛,實現了市區零排放;在高速或長途行駛工況時進入混合動力模式。該車的充電時間為7個小時,一次充電后純電動行駛里程為70公里。
相比起目前仍存在眾多技術難題的純電動車型,技術更成熟,成本更低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無疑更容易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國家當前重點將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目標是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因此,即將在2014年實現量產,并擁有20萬輛產能的一汽轎車新能源車工廠,將成為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主要生產基地。<
來源:金羊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997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