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2012第二屆中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電氣化技術發展論壇的通知

關于舉辦2012 第二屆中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電氣化技術發展論壇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隨著我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2萬公里以上,其中電氣化鐵路比重將達到60%,總長7萬多公里;城市軌道交通將建設軌道交通線路177條,總長度6100公里。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鐵路與城軌交通電氣化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維護技術,在鐵路電氣化關鍵產品技術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取得了積極進展,我國鐵路以客運專線電氣化建設為依托,正逐步完善鐵路電氣化行業標準體系,形成建設、運營、維修、管理一體化的技術體系。另外,我國鐵路速度的提高、運營密度的加大、對牽引供電設備的質量、維修、管理、建設、運營等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更好的總結我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電氣化建設取得的經驗和科技成果,進一步交流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與發展,為解決高速線路建設、運營、維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新技術難題,提高設計施工,科研生產、運營維護的技術手段,促進我國電氣化鐵路的健康發展,由西南交通大學主辦、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支持協辦,《高速鐵路與軌道交通》雜志社承辦的“2012第二屆中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電氣化技術發展論壇”將于2012年11月7-9日在成都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主要針對我國電氣化鐵路與軌道交通相關技術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內容涉及電氣化鐵路和軌道交通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維護等技術和裝備。望相關單位積極參與!


2012 第二屆中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電氣化技術發展論壇
本屆“2012中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電氣化技術發展論壇”由西南交通大學主辦、中國鐵建電氣局集團、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支持協辦,《高速鐵路與軌道交通》雜志承辦,于2012年11月7-9日在成都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期3天(大會總參會人數約300人以上)。
主辦:西南交通大學
協辦: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承辦:《高速鐵路與軌道交通》雜志北京中盟視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支持媒體:《高速鐵路與軌道交通》雜志《今日軌道交通》雜志《中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采購大黃頁》中國高速鐵路產業網中國鐵路網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網
部分特邀嘉賓:譚永東西南交大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許建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集成事業部副總經理于坤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電子研究所所長宮衍圣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電化處總工潘英中鐵二院工程集團電氣化設計院總工楊振龍中鐵第三勘察設計院電化電信處副總工溫建民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電化處總工王劍銘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四電院副院長羅利軍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電化處總工黃燕艷株洲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經理王兵昆明鐵路局機務處處長
會議部分議題:
◆高速鐵路接觸網技術的發展
◆高速鐵路接觸網系統技術
◆高速鐵路接觸網安全檢測技術
◆接觸網施工關鍵技術分析
◆接觸網運營在線監測技術
◆高速接觸網零部件設計制造與應用技術
◆高速鐵路受電弓接觸網系統的關鍵技術
◆接觸網導線設計、額定恒張力及架設技術
◆高速接觸網自動過分相技術
◆高速鐵路電氣化的聯調聯試技術
◆綜合自動化在牽引供電系統的創新與應用
◆重載鐵路牽引供電系統技術
◆高速列車牽引供電核心技術與裝備
◆高速鐵路隧道電氣化系統檢測技術及裝備
◆電氣化鐵路故障快速處理的思考與實踐
◆牽引變電所機電一體化設計
◆地鐵供電系統新技術應用
◆軌道交通隧道電氣化系統檢測技術
陳維榮西南交大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田勝利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柯迪民北京中鐵建電氣化設計院電化院總工程師吳命利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牽引供電研究所所長代伯濤中鐵二局集團電務工程公司總公司張自強中鐵八局集團電務工程公司總工程師魏宏偉中鐵咨詢集團有限公司電化院總工邵華平廣州鐵路集團副總工程師、教授于小四中鐵七局集團電氣化工程公司總工程師江海濤成都鐵路局機務處處長王大軍西安鐵路局機務處處長
◆鐵路供電系統技術的發展
◆牽引供電系統的優化設計的應用技術
◆牽引供變電系統的綜合檢測技術
◆牽引供電系統集成技術
◆客運專線牽引供電技術應用與故障分析
◆牽引供電綜合監控及安全監控系統
◆鐵路牽引供電變壓器技術
◆數字化牽引變電所
◆同相供電系統實驗與應用
◆高速鐵路牽引供電系統技術標準體系
◆電氣化鐵路供電與電能質量
◆電氣化鐵路電能質量的綜合治理方案
◆高速鐵路供電設備綜合檢測檢測系統技術研究
◆電氣化鐵路相關設備的采購標準
◆高速鐵路四電系統集成技術
◆牽引供電動態無功補償方案的研究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技術
◆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