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能源產業十大新聞盤點,2011年,多項能源領域政策、措施和機制的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實踐著中國能源經濟的創新、責任和夢想。回顧一年,盤點記憶。
TOP1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2011年3月17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公布。到201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并提出優化能源結構,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資源環境稅費制度。
點評:我國能源“十二五”發展路線基本定調,改變了過去敞開口子供應能源的發展思路。
TOP2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我國重新審視核電發展路線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以后,國務院及時出臺了“國四條”,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核安全監管部門開展對我國運行和在建核電機組的安全大檢查。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規劃批準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點評:更加充分地認識核電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核電發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TOP3
渤海發生重大漏油事故環境索賠面臨法律盲區
2011年6月4日,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蓬萊19-3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違反總體開發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明顯出現事故征兆后,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事故。
點評:康菲事件暴露了我國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的諸多弊端。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只能處以20萬元以下罰款,遠不足以彌補海洋生態環境的損失和修復需要的成本。
TOP4
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
2011年1月24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在政府投資項目核準新目錄出臺前,新建多晶硅項目原則上不再批準。并要求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于3000噸/年,半導體級多晶硅項目規模大于1000噸/年。
點評:行業準入門檻抬高后,將汰弱留強,減少污染,并通過調控促進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擴大國內光伏發電應用。
TOP5
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太陽能光伏發電標桿電價
2011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通知稱,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國家發展改革委尚未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
點評:標桿電價無疑是打開國內光伏市場的“金鑰匙”,青海等西部省份迎來了光伏建設的熱潮。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49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