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回顧2017中國能源大勢正文

回顧2017中國能源大勢

2018/1/3 17:49:19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蓄能新時代

    2017年,我國能源體系吐故納新,生發出強勁活力: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煤電控規模成效喜人,煤炭去產能成績顯著,風光領銜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持續攀升,為新時代的能源革命積蓄了充沛勢能。

    這一年,中國能源人內外兼修。立足國內,技術突破與機制完善捷報頻傳——可燃冰試采成功,碳市場全面啟動,油氣體制改革啟動。

    放眼世界,“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碩果累累,氣候合作、全球治理中國聲音振聾發聵,我國正從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向引領者加快轉變。

    適逢歲末年初,本報愿同行業一起把脈2017年中國能源大勢,回首過往,寄語未來。

    光伏•自立發展,攻堅在即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2017年,中國光伏迎來十年來最好的發展機遇,全年新增裝機首次突破50GW大關,連續5年再創新高,“6·30”重要節點后不復斷崖式下跌局面,全年穩健向前,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裝機目標。

    “走出去”,重塑世界光伏格局,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當之無愧的引領者,成為繼高鐵、核電之后,中國第三張“走出去”新名片。

    “走上去”,十九大紀念郵票出現了光伏靚影,這是光伏首次作為郵票的重要設計元素。

    “走下去”,光伏加速“飛入尋常百姓家”,戶用光伏熱潮的爆發,讓光伏走向用戶側,給老百姓帶去了清潔能源和致富新路,也讓一部分貧困人口增添了脫貧信心,增加了生活保障。

    “走回來”,眾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龍頭企業,在2017年密集宣布私有化,選擇競逐國內資本市場,尋求A股上市。

    2017年中國光伏補貼繼續退坡,正處自立發展的關鍵路口,看似前景一片坦途,然而,在政策、市場、技術的催化下,2017年光伏技術競爭更加激烈,行業洗牌提速,創新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做不到創新提效的企業紛紛出局。

    展望2018,隨著能源耦合不斷加深,光伏將更好融入電力系統,貢獻更多光明能量。

    風電•策馬揚鞭,變革前行

    對于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國風電行業來說,2017年是普通的年份,卻又是不尋常的一年。這是變革之年、轉型之年,也是承上啟下之年、孕育希望之年。

    自1986年國內第一個風電場并網發電以來,中國風電行業篳路藍縷,一路走來,不僅創造了“中國速度”,更為全球風電發展闖出了“中國路徑”,探索出了“中國方案”。發展總與問題相伴,轉型總與陣痛相隨。

    誠然,光環之下的中國風電也面臨著增速放緩、消納不暢、布局欠合理、核心制造能力待增強等短板。

    或許,正是這一個個看似細枝末節問題的解決最終推動了整個行業持續進步。

    2017年,中國風電行業站上數字化風口,智能化運維成大勢所趨;試水直接交易,探路市場化消納機制;分散式風電提速,但開發思路和模式需嬗變;試點評價上網、整機商洗牌加速……

    堅持在變革中追求有質量的發展!2017年,中國風電正以變革之勢儲備下一個30年。

    儲能•開啟紀元,提速躍進

    2017年是儲能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

    這一年,國家級儲能政策出臺,標志著儲能春天的來臨,歷時6個月的首個系統性的儲能產業發展政策《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終于在2017年10月問世。

    《指導意見》首次明確了儲能在我國能源產業中的戰略定位,提出未來10年儲能領域的發展目標和五大任務!吨笇б庖姟穼χ袊鴥δ墚a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明確了儲能在我國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中的戰略定位,推動著中國儲能產業健康發展。

    這一年,多種儲能技術路線加速推進,呈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態勢。盡管技術路線不盡相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低成本、長壽命和高安全。

    這一年,中國儲能行業正在實踐中探索可復制的商業模式。

    這一年,動力電池產業繼續吸引各路巨資進入,產能過剩開始引發市場擔憂。

    這一年,動力電池廠商“壓力山大”,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整車廠壓價,降本增效成關鍵詞。

    政策護航下,中國儲能行業揚帆起航,正籌劃能量滿滿的2018!

    油氣•改革落地,多點開花

    2017年,體制改革“靴子”逐漸落地,激發出油企行業無限動能,呈多點開花之勢。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天然氣競價和成品油期貨上市,下游市場活力依舊。但引入競爭、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依然不足,未形成上中下游多環節多維度的立體聯動。

    改革必是奔著問題去。隨著頻頻落地的政策護航及未來更多配套細則的出臺,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徑將更加明晰。

    2017年,油氣行業上游常規和非常規油氣的礦權進一步放開,天然氣生產商數量逐漸增加,民營企業“走出去”步伐日益堅定。此外,“三桶油”還向公司制改革沖刺。

    2017年,我國能源通道“擴容”,中緬原油管道正式投運、中俄石油管道二線工程全線貫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加速等工程為我國油氣來源提供更多選擇。盡管戰略通道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但著眼國內,油氣管網在規模、布局、體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作為市場化開放程度最高的板塊,2017年油氣下游價格“跌宕起伏”,市場活躍度增強。持續時間長、輻射范圍廣且令人始料未及的成品油價格持續下降和LNG價格“瘋漲”。

    煉化格局中“地方軍”與“國家隊”正逐漸形成競爭“對抗”的局面。鼓勵高效產能,優化中國的總煉油能力并多元化發展,這是2017年也是未來煉化行業的最大主題。

    煤炭•結構優化,回暖明顯

    2017年,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逐漸顯現:落后產能繼續被淘汰、優質產能加速釋放、煤價高位運行、行業效益穩步回升、重點地區散煤治理任務完成、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國家發改委 2017年5月發布《關于做好2017年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當年煤炭去產能目標。5個月后,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2017年,煤價高位震蕩,受益于高煤價,煤炭行業經濟效益短時間內“突飛猛進”,盈利水平大增也讓安全生產有了更多投入,煤礦安全生產形勢較2016年明顯轉好。

    2017年,無疑是煤炭行業揚帆再起航的重要一年,期盼行業能迎來更理性、更穩健的2018年。

    水電•平穩變革,綠色轉型

    2017年,水電行業整體處于發展低谷,《電力“十三五”規劃》釋放信號表明:水電行業各主要指標均有下調,水電高速成長期已過。同時,受開發成本增加、棄水嚴重等負面因素影響,水電投資速度明顯放緩。

    然而,中國水電主動變革、綠色轉型仍值得期待。

    這一年,棄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著大量在建水電站即將投運,“十三五”期間僅川滇兩省的棄水電量有可能飆升至1000億千瓦時以上。為此,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

    這一年,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白鶴灘開工,將世界水電帶入“百萬單機時代”,是中國乃至世界水電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這一年, 中央環保督察引發了一系列關停小水電風波。因地制宜地發展小水電,或綠色轉型發展之路,或讓部分小水電合理退出舞臺,2017年,小水電在“進退之間”尋找著自身定位。

    這一年,水電企業積極謀求新的發展方式——IPO。尋找資本運作平臺,水電企業紛紛出手。

    這一年,水電“走出去”繼續刷新紀錄,除了常規的競標水電項目,中國水電企業也開啟了收購模式,更重要的是,中國水電行業“走出去”已不僅是制造、設計、施工,而是從標準設計到投融資創新的全面升級,具備了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期待新的一年,中國水電行業能逆勢而上、鏗鏘前行。站在變革路口,希望中國水電行業抓住機遇,再創輝煌!

    電網•大國利器,全面拓進

    回望2017年,大幅投資讓中國電網更智能、堅強、可靠,助力建設美麗中國,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電網建設,捷報頻傳,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完成,惠及數億百姓,并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引擎;精準扶貧,更多貧困群眾享受到均等的電力服務;深化電改,機制創新提速,改革紅利加快釋放;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特高壓“走出去”首秀巴西;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輸電通道全竣工,有力緩解棄水棄風棄光問題;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2+26”城市“煤改電”成效顯著;電動汽車暢行全國,智慧車聯網生態圈大幕開啟;全球能源互聯網“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建設邁入新階段……

    火電 •  負重前行

    2017年,煤電企業很難!

    煤價高企,虧損成常態,煤電矛盾激化頻頻上演,卻鮮有圓滿解決。

    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政策完善都是漸進的過程,煤電正在逐漸摘掉“高污染”的帽子,然而追求無止境,煤電環保改造依然任重道遠。

    總之,煤炭價格、煤炭供應、環保升級、電力交易……曾經的“假想敵”變成現實挑戰,已有挑戰又難上加難。很多時候,發電央企身負履行社會責任的使命,必須有更多擔當。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煤電曾支撐了新中國的迅速發展,未來,相信煤電行業也將厚植創新發展的根基,為中國“新時代”建設作出新貢獻。

    核電•蟄伏蓄力,靜候窗口

    2017年,國內沒有核準新核電項目,給2018年留下了空間。

    首批三代核電項目仍在建,只待新年并網發電。

    首部《核安全法》落地,保障核安全有法可依。

    多省核電擠進售電大軍,市場化“摔打”模式開啟。

    華龍正式“征戰”GDA,為落地英倫全面發力。

    核能多元化應用“登場”,陸海供熱制氫出現核能身影。

    經過一年蟄伏,期待中國核電在2018年迎接發展新“窗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中國能源報
本文鏈接:回顧2017中國能源大勢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8-1/201813174919.html
文章標簽: 蓄能/光伏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