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光伏531新政的“八大教訓”正文

光伏531新政的“八大教訓”

2018/7/6 17:51:4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531”新政出臺至今,光伏人可謂渡過了最煎熬的一段時間。憤懣、抱怨、指責、失望,當然也有淡然與樂觀,各種情緒在從業者中彌漫。企業與產業層面,停產、欠薪、放假、降價......政策變化帶來的壓力與影響已加速顯現。

    業界普遍預計35GW是2018年實際裝機的合理規模。“531”帶來劇烈陣痛,也帶來反思,這次變化也必將成為光伏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重筆,深刻影響未來走向。筆者認為,本次變化背后,有八大問題需要反思,或者說有八大“教訓”需要光伏同仁及企業銘記。筆者且稱為“八誡”。當然這些“教訓”也只是一家之言,歡迎讀者朋友們拍磚探討

    1誡:企業一定要在天氣好的時候“修房子”

    2誡:光伏還很“弱”,清潔替代任重道遠

    3誡、槍打出頭鳥,春風得意時別那么高調

    4誡、謹防過度自嗨和過度營銷

    5誡、只有光伏產業最受傷?還真不是!

    6誡、陽光的事業就會得到正面的認知?別天真了!

    7誡、日積月累的“病毒”必須去除

    8誡、需要更成熟地應對資本市場

    1誡:一定要在天氣好的時候“修房子”

    “531新政”后,整個光伏行業似乎蔓延著悲觀情緒,多家企業生產線停擺或開工率不足5成。振發新能源、青島奧博、旭陽雷迪、南京中電、浙江合大等光伏企業陸續被爆出欠薪或破產。黑鷹光伏發現,也有一些企業在過去光景好的時候可謂轉的盆滿缽滿,但“531”一來,企業經營卻因業務機構單一等問題立馬陷入無生意可做的慘境。

    而真正由“531新政”引發的中小企業“破產潮”或從7月開始。一些不具備核心技術和核心人才、戰略布局不科學的中小企業,將最先受到沖擊并出局。也有人認為是531才導致了一些企業的“倒下”,但事實上,531是外因,內因才是主因,外因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有企業已4年未給員工交社保,也有企業拖欠員工工資已兩年。這些行為事實上和“531”沒有直接的關聯。毫無疑問,一些企業缺少核心研發能力、缺少足夠風險意識、缺少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水平,他們在漫長的發展中失去了競爭力與活力,而新政的推出只是加劇了這些問題的曝光。

    經營企業難,經營光伏企業更難。光伏企業家和企業的管理者,都需要在產業發展勢頭好的時候多“修屋頂”,需要未雨綢繆才能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耙欢ㄒ谔鞖夂玫臅r候修屋頂”,這對整個光伏行業都適用。

    2誡:光伏還很“弱”,清潔替代任重道遠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確實可以“笑傲全球”。去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達53GW,同比增長超過53.6%,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累計裝機量130GW,連續3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國光伏打造了完整的產業鏈生產體系,也涌現了一大批領先全球同行的光伏企業。

    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中國光伏上市企業的市值已經超過10000億元,光伏貢獻總產值介于5000——10000億元,過去7年繳稅超過1000億元。2017年,中國67家核心光伏上市企業總資產為10596億元;67家光伏企業凈利潤總和為230億元;67家光伏企業營收總和4530億元;67家光伏企業對外凈投資總計891億元;67家光伏企業對外凈融資總計749億。

    取得如此成績確實是幾代光伏人嘔心瀝血的成果,但伴隨近年對各種“第一”的鼓吹及伴隨的興奮,光伏在整個能源結構中依然“弱小”的地位卻少有業內人士討論。索比光伏網的曹宇老師今日撰文說:“想聊一個奇怪的事情:中國光伏在外由于過強,被美國和歐盟全力阻擊,陷入雙反困境;在國內,卻被批評過弱,沒有斷奶,再次陷入困境。這是什么樣的一種操蛋情況?”

    中國光伏之“強”可謂眾所周知;但事實上,光伏之“弱”更容易從很多維度看出差距。

    比如,中國光伏產業的從業人員為270萬人,乍一看確實很多。但看看類似數據:國家電網公司員工98萬人,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員工151.2萬人,中石化員工71.3萬。由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合并重組而成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員工33萬人。簡言之,幾大傳統能源巨擘的員工人數就“秒殺”整個光伏產業的從業人數。光伏行業的從業人數甚至不及小龍蝦產業鏈的從業人數——500萬人。

    整個光伏產業的產值估計在7000億元左右。類比,新五大發電集團的營收之和肯定超過10000億元。國家電網2017年營收達2.09萬億,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晉能集團、開灤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等數家煤炭企業營收之和也肯定超過10000億。

    發電量之比則更為直觀。2017年光伏以7.3%的總裝機比例,全年發電1180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都不到。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數據,2018年1-4月份全國絕對發電量208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僅268億千瓦時,在全國總發電量中占比正進一步降低至1.28%。而同樣是今年1-4 月,煤炭消費繼續增長,商品煤消費量12.9 億噸,同比增長3.3%!

    梳理上述數據,并無他意。而在于不斷警醒我們自己,面對傳統能源,中國光伏產業依然“弱小”。要實現大面積的清潔化替代,依然有很長的、很艱難的路需要走。用“爬雪山、過草地”形容都并不為過。

    3誡、槍打出頭鳥,春風得意時別太高調

    大詩人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钡夥鳛橐粋尚需要補貼的政策性行業,對于身處其中的企業而言,得意時保持靜氣謹慎發展,失意時保持信心更加努力,可能是更好的生存智慧。

    2017年光伏大發展,不少企業都掙錢了,這對于行業或企業而言確實都是大好事。但好事宣傳過頭了,未必就是好事了。去年年報出來后,一些企業大力宣傳賺錢如何多,毛利率如何高,未來野心信心如何大等等,形成了一股“得意之風”。但事實上,黑鷹光伏曾經統計發現,在64家核心光伏上市企業中,2017年,超過15家企業仍出現了虧損,有的虧損額甚至以10億元計。

    此外,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前所未有的“擴產”成為光伏行業的主旋律。隆基擴產、通威擴產,中環擴產,東方日升擴產,協鑫擴產......綜合各路豪杰的數據,“1GW級”的投資在光伏巨頭的眼中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很多巨頭的擴張規模都以5GW、10GW計,投資規模更是以數十、上百億計。

    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7大光伏上市公司合計投資400多億元布局光伏上游多晶硅或單晶硅片領域,每一家都有自己進擊的理由,也都有各自的算盤。而在中游,6家光伏上市公司計劃投資規模高達600億元。在產業鏈上下游各路企業的擴張中,隆基股份的風頭最猛。其規劃產能目標是:在2017年底硅片產能15GW的基礎上, 力爭單晶硅片產能2018年底達到28GW, 2019年底達到36GW, 2020年底達到45GW。

    高效產能的“擴產”無可厚非,但從不少企業對外宣稱擴產的“節奏”密度和宣傳“口風”來看,明顯形成了一股“大干快上再加油干”的印象。

    這幾年國家年年定規模,產業年年“不可控”。管理部門看到這種似乎無休止的“擴產節奏”會怎么想?

    4誡、謹防過度自嗨和過度營銷

    曾記否,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似乎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人山會海,終年不絕。

    有朋友估算,光伏產業這一年由第三方組織的會議(展會和論壇)超過400場,超過火電、煤炭、石油、電力設備的所有會議之和。

    行業專家彭立斌老師在《2013-2018:光伏產業不相信眼淚》一文中說:2017年中國光伏電站進入了一個“瘋狂”的狀態。在全民光伏的投入下,“地震”前多重亂像叢生,然而很少有人清醒的意識到這可能是部分企業“最后的晚餐”。產業大躍進滋生了以下亂像:據統計,2017年365天的日子里,光伏各類會議和培訓居然高達400多場。尤其是大量自娛自樂,自我頒獎的會議盛況空前。稍微大點的會議一般都由政府官員,研究機構大腕,企業高管以及產品推銷企業組成,為維持會議的高大上,無論是專家費,還是企業參展贊助,都是不菲的支出。為此有人質疑,這些可有可無的會議費里面有多少是從可再生能源補貼中來的?

    一個是會多,一個是獎多!從年初到年尾,從2017跨到2018,獎項不斷,熱鬧不斷。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從年初至年底,各種平臺頒出的獎項,獲獎企業喝個人將近1000家(次)。有的企業一年得到的各種獎項甚至超過30個。這確實是個“龐大”的數據。

    行業要發展,企業要推廣,相應質量的會議、論壇等確實都不可或缺。然而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做過了,可能就顯得“虛”了,這就是所謂的“過猶不及”。光伏行業的發展肯定需要自我肯定,但過度的自嗨或過度的營銷未必可取。

    5誡、只有光伏產業最受傷?還真不是!

    事實上,本次補貼縮減,規模控制,“受傷”的并非只是光伏。

    “史上最嚴光伏政策”公布后,6月15日,首都機場、白云機場和航基股份均公告,收到民航局轉發財政部通知,取消民航發展基金用于三家上市機場返還作為企業收入處理的政策。6月25日,一則關于國開行把棚改貸款審批權收回總行,全國一刀切暫停棚改的傳言震驚市場。而早在2月13日,國家4部委聯合發布通知,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補貼要求的技術門檻明顯提高。

    “簡易財經”分析認為,除開產業政策補貼本身的一些弊端之外,縮減和停止補貼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國家正面臨外部的挑戰:現在外圍局勢比較危險,川普步步緊逼,人民幣匯率連續走貶,6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389個基點,報6.5569,創2017年12月25日以來最低,連續六日調貶,且調降幅度也創2017年1月9日以來最大!八試乙苍谑湛s力量準備應對。總的來說,往后的日子,大家要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了。”

    索比光伏網曹宇老師在《炮灰光伏:在大國崛起與對抗的間隙中生存——光伏后新政時代》中表示:“能對主導推動了20多年的機場建設費開刀,對光伏產業“一刀切”也就不讓人覺得意外了。這次貿易金融大戰的另一個主角美國,也曾在一戰二戰期間通過一系列戰時動員法案,將募兵制改為征兵制,生產汽車的民用企業轉為制造軍工武器。這次我國的在幾個經濟領域的一系列動作,也預示著我們逐步進入“緊急”狀態,正在積蓄全部力量打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保經濟,尤其是當下經濟,成為全民要務。另外一件小事大家可以自行體會:近日,生態環境部明確禁止環保“一刀切”行為。個中深意,大家可自行體會!

    簡言之,光伏產業的發展歷來不只是“光伏人的事”。他與能源結構調整、與國家經濟發展,與國際貿易對壘都緊密關聯。做光伏,必然要跳出光伏看光伏;未來,能持續成長的光伏企業也肯定不是單純的光伏企業,他必然與互聯網、大能源的融合緊密關聯。

    此外,全國能源一盤棋,任何能源品類的發展都可謂歷經波折。比如,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之爭擴日持久;煤炭則在分分合合中將“煤老板”攆出歷史舞臺,大量從業者失業;水電曾因環境生態爭議匍匐多年不得動彈;低效的火電產能則在近年被大規模關停,人員分流!夥奈磥碇啡沃氐肋h。

    6誡、陽光的事業就會得到正面的認知?咱別天真了!

    眾所周知,從事光伏產業是一份充滿的陽光和希望的事業。“陽光的事業”理當得到外界和大眾“陽光般的認知”。但事實上,對于光伏的爭議與誤解始終存在,即使我們上了幾十次央視,有企業打了大量品牌廣告,但誤解和誤讀依然存在。

    據光伏們報道,“531”后,十一位光伏企業家聯名簽字致信新華社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隨后財經網、新浪財經、新京報、觀察者網等微博上刊登了這封聯名信,引起了大量社會人士的關注,從留言的內容看,雖然一部分留言說的比較中肯,給了光伏行業一定的啟示,但多數留言展現了行業外群體對光伏產業仍存在大量的誤解。 光伏們摘取了部分留言,其中很多留言的觀點并不正確,但以此來勉勵光伏及新能源產業的同仁,向全社會普及清潔能源任重道遠。

    7誡、日積月累的“病毒”必須去除

    政策不明確、531一刀切,不少從業者對這一個月以來主管部門的種種行為表示不解。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光伏行業確實走到了一個需要分流的岔路口,巨大的補貼壓力、混亂的規模管理、超裝的光伏電站,這些都已經偏離了健康的發展軌道。

    光伏產期一來的“質量問題”和一些亂象、隱患成為行業的毒瘤,不得不除。也就在數天前,媒體曝出《濟南光伏高速公路運行半年,破損多如牛皮癬!》

    這只是光伏質量與應用問題的一個小縮影,過往關于質量問題的報道已經層出不窮。

    彭立斌老師在《2013-2018:光伏產業不相信眼淚》一文中指出:過去一年,“由于扶貧和戶用電站現金流的高可靠性,又因為電站太小一般企業不愿意涉足,加之門檻不高,這兩者成為部分中小企業重點進入的市場。然而由于扶貧機構和戶用業主的專業能力無法判斷電站質量,低質低價以次充好的電站比比皆是。部分經銷商罔顧光伏電站的長期回收投資特點,以“零投資”的方式誘惑老百姓以自己的名義貸款建設電站,從EPC中快速賺取利潤,給許多扶貧和戶用電站留下了一地雞毛!

    “如果把電站投資的路條買賣也算作產業鏈的一個環節,無疑路條黨們是唯一獲利甚豐,風險低下的既得利益者。這類路條黨由官員、個人、企業乃至個別機構共同組成,演繹了一場項目或指標套利,市場變現的精彩大戲。對于這種現象,有打油詩反映了光伏投資各個環節的實際收入狀況:

    肥了路條黨的腰包,

    閃了上市方的報表,

    虧了投資方的現金,

    炒了媒體方的會議,

    賣了制造商的設備,

    留下垃圾商的機會。

    8誡、需要能更成熟地應用、應對資本市場?

    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531新政落地后的6個交易日,三大資本市場上57家光伏上市公司市值縮水至5532億元,較5月31日下降了13.97%,累計蒸發達868億元。這6個交易日中,市值縮水達10億以上的公司共計21家,這21家企業市值合計蒸發達822.21億元,占比高達94.7%。

    早在5月初,黑鷹光伏分析光伏市場數據時也發現并不樂觀的一幕:2018年一季度A股43家光伏上市公司中,只有3家被投資機構增持,剩余40家企業數以億計股票被投資機構拋售,其中不乏特變電工、通威股份、中環股份、隆基股份等行業巨頭,甚至,有些光伏公司數千萬股票被投資機構全部清倉。

    面對資本市場及投資機構的“過敏”反應,我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機構投資者如何看待光伏,行業分析師和各類金融機構如何看待光伏?進一步,光伏企業如何進行價值宣傳,如何更好地進行市值管理?如何最充分與廣泛地與投資者溝通?

    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光伏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表頗受矚目。截止目前,中國已先后有近80家光伏企業搶灘美股,登陸港交所,戰A股。同時,先后有超過100家光伏企業登錄新三板;超過25家光伏企業正在IPO。

    從全球成熟產業的歷史進階來看,產業與資本的融合歷來勢不可擋。如今,無論光伏產業層面還是資本層面,或許你眼中的終局,實際只是競爭的起點。資本之于產業,金融之于光伏,其重要性早已眾所周知。531后,光伏產業與資本市場新一輪的大幅動蕩更令企業家反思資本的作用于內涵。如何在敬畏資本市場的同時,實現理性增長?如何更高明地利用資本平臺?如何在資本與金融層面甄選合適的價值合作伙伴,創新合作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黑鷹光伏
本文鏈接:光伏531新政的“八大教訓”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8-7/201876175142.html
文章標簽: 光伏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