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正處于產業爆發前夜,電池技術和充換電問題是關鍵所在。”
12月9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在出席“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上如上表示。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
“這是繼手機之后,新技術整合的一個重大平臺,應提前謀劃、提前布局!眲毴A說。
▷ 一車一樁或將不受用 ◁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推廣和應用,離不開充電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
最新數據顯示:1-10月份,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7萬輛和49萬輛,同比增長45.7和45.4%,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充電網絡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截止10月底,全國累計建設公共充電樁19.5萬個,比去年同期增長82.2%,加上私人充電樁,總數超過38萬個。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普天新能源、特來電、萬方、北汽新能源以及越來越多的明星企業,都在加快這項工作!眲毴A坦言。
以領頭羊國家電網為例,2017年其累計建成充電樁超過5萬個,形成了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快充網絡,覆蓋城市150個,高速公路3.1萬公里。
“國網已與國內電動汽車廠商、充換電運營商等23家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并致力于推動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有序充換電等關鍵技術的研究!眹译娋W公司副總經理韓君透露。
值得關注的是,在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看來,一車一樁的模式將不受用,在未來三年里,70%要拆掉重建或改造。
“目前的充電樁全部是單向的,但我認為必須建設成一個雙向的結構!庇诘孪枵f。
對此,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丹薇深有感觸:“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突破兩千萬臺,全國新增用電量將達到了3~4個三峽這么多,只有實現雙向充電,把每一輛汽車變成一個微型的儲能裝置,把三峽裝到了車上,才能大幅降低成本。”
▷ 電池標準化有待提升 ◁
我國動力電池企業標準化問題由來已久。多年來,包括政府、車企、電池企業、標準機構在內的各方均在牽頭解決這一難題。
“我建議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充換電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快提升電池的標準化程度和技術水平。電池實現標準化后,把電池全生命的管理交給專業的人士來管,也將能促進汽車電池租賃產業的大力發展。”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建議。
對此,蔚來汽車副總裁、蔚來能源總裁沈斐坦言,蔚來希望通過從電池制造開始,實現電池的升級和梯次利用,把電池全生命周期徹底發掘出來。
12月4日,國家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1批)》,共有24家電池企業為79款新能源客車提供了配套。而寧德時代繼續領銜榜首,為近40款車型配套動力電池,幾乎一家獨大。
“寧德時代現在用的消費電子材料50%來源于回收料,依據我們對新能源汽車的判斷,大概在2030年可以實現50%以上的循環利用。我認為電池的回收應該由電池企業來做,因為它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庇跁希瑢幍聲r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李平呼吁。
“不同類型的動力電池雖經濟性各不相同,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技術障礙。在研究未來充電基礎設施的時候,必須把可再生能源發展與新能源汽車發展一并考慮,不能顧此失彼!敝袊妱悠嚢偃藭硎麻L陳清泰說。
來源:能源雜志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12/201712131714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