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召集四部委、協會專家、主要企業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及方案進行小范圍討論,或有意將2018年的補貼退坡至40%。消息一出,引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內部的廣泛議論。
目前具體補貼調整方案相關傳聞的版本眾多,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續航里程分檔更細,二是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三是提出能耗系數分檔補貼。不過,最挑動眾人神經還是補貼退坡40%的傳聞,畢竟業內普遍預期的退坡幅度是逐年遞減20%,40%的退坡額度乍聽下來令人咂舌。
尤其對當前多數深陷成本壓力的新能源市場的參與者而言,仍嚴重依賴補貼,超出預期20%的補貼退坡,無疑將導致市場經營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卡耐新能源張海林指出:“拋開補貼,目前的動力電池企業還沒有哪一家能實現盈利的!奔偃缪a貼整體退坡40%,將超出企業的消化能力,導致電動車售價整體抬升,進一步拉大電動車與燃油車之間的競爭差距。
目前相關政策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最終方案的退坡幅度、技術細節還未敲定,但根據參與本次調整方案討論的知情人士透露,補貼新政并非“一刀切”的降低補貼,而是根據產品的技術優劣有升有降,雖然低端產品的退坡幅度可能超過40%,但高端產品的補貼額度卻不降反升。
新一輪的補貼調整,一方面是契合了補貼“從普惠制過渡到扶優扶強”的轉變思路,當前新能源市場銷售的主力車型是小微車型,補貼門檻又比較低,各檔補貼間金額差距又較小,技術含量低、產品質量不高的小微車型成為補貼的主要受惠對象,與扶優扶強的補貼思路相背離;另一方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透露,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超過主管部門的預期,造成補貼金額超出預算,因此主管部門有加大退坡比例的想法。
不過期望補貼盡快退坡的可并不只有財政部,不少車企同樣希望補貼盡快退出市場。一位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接受采訪時談到,我們希望補貼盡快的退坡,一些投機的人就會退出這個市場,這樣就不會繼續擾亂市場客戶端。長江汽車董事長曹忠也表示,對于扎扎實實做產品的企業而言,“盼望著補貼能夠盡快取消,投機分子將退出市場,客戶端將理性看待新能源汽車市場!
這些車企寧愿舍棄國家補貼帶來的利益,也希望補貼盡快退出市場,顯然是基于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投機分子當道,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層出不窮的無奈選擇。而補貼的適時調整,也是對整頓行業亂象的一種適時跟進,隨著補貼門檻的提高和低端產品補貼額度的大幅滑落,大量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將被淘汰,補貼資源將不斷向大型企業傾斜。
來源:動力電池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12/20171211629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