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電池爆炸事件,三星宣布向全球召回250萬部Note 7手機,公司市值也損失近200億美元。
此事不僅讓國內三星手機用戶“望機興嘆”,作為中國三星手機電池供應商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推到風口浪尖,相關鋰電企業如比亞迪、新宙邦、當升科技、德賽電池等也受到投資者詢問。這些A股上市公司紛紛發聲明劃清界限,稱爆炸事件與己無關。在此背景下,新三板鋰電相關企業也迎來發展的機會和挑戰。
鋰電行業整體向陽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鋰電池2000年到2013年的需求復合增速達27.82%,占二次電池的比重已提升至13%左右。預計2016年動力鋰電池需求30GWh,行業有效產能35GWh左右,產能利用率86%。同時,我國電動乘用車滲透率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因此能基本判斷今后幾年鋰電池將維持高速成長態勢。
若以每Gwh動力鋰電投資成本4.2億,每Gwh消費鋰電投資成本1.5億測算,2016與2017兩年動力鋰電設備需求分別105億和126億,消費鋰電設備需求分別24.6億和32.7億,總需求分別130億和160億左右。
另據行業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7月中旬,新三板鋰電產業鏈上的企業總數達到82家,其中處于中游的鋰電池、PACK及模組的生產企業共計37家,占比約45%;正、負極材料、隔膜及電解液生產加工企業共計21家,占比25%,動力電池控制系統、電池結構連接件、鋰電生產測試設備、輔助材料等合計占比約30%。
鋰電企業 營收分化
縱觀鋰電池相關新三板企業,其中有兩家創新層公司方林科技及索爾科技,除了手機等電子數碼產品外,產品也涉及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
方林科技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鋰電池組件及手機周邊配件。在鋰電池產業鏈中,主要為客戶提供鋰電池制造的配套組件,公司主要客戶集中在三星、松下、索尼、LG等國際知名品牌廠商及其上游代工廠。
根據方林科技的2016年半年報,受電子產品消費趨緩及電動汽車逐步發展雙重影響,公司鋰電池組件產品收入基本平穩,上半年實現營收1.63億,同比下降8.92%,凈利潤2093萬元,同比下降23.39%。
索爾科技主要致力于以電動汽車為主的動力電池PACK和電源管理系統(BMS)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為鋰電池組件及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索爾科技在2016年上半年報告稱,公司實現營收8008.0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9.51%,主要得益于國家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但最近公司的重大客戶蘇州吉姆西因涉嫌騙取財政補貼受到處罰,索爾科技稱此事將對公司2016年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今年上半年80.7%鋰電企業營收為正,有7家公司凈利超過千萬。在了解到的24家鋰電企業中,另有四家公司凈利為負,虧損最大的是慧通天下,同樣作為鋰電池及其產品封裝研發銷售的公司,業績卻不算理想。
數據顯示,慧通天下2016年上半年營收321.03萬,同比下滑92.93%,實現凈利-737.87萬元,同比下滑64.42%。慧通天下指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銷售主要為數碼類產品,目前公司轉型為專業的三元動力鋰電池的制造商,正在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同時,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并且對出現的騙取補貼的現象進行的查處,各地方補貼政策不明朗,受以上因素影響整體新能源企業行業生產銷售均有所放緩。
長期以來,我國鋰電池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掛牌新三板除了獲得融資功能,還能規范中小鋰電企業經營,也更易取得政策惠顧。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處長陳春梅就曾表示,“2025的目標是:要進一步加快研發和生產新體系的電池,推動新體系電池的產業化”。這也是鋰電池相關企業的產業發展機會。<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9/20169212041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