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消息顯示,神舟十一號的“翅膀”在元器件上達到了90%以上國產化,成為了目前中國國內所有衛星型號中,太陽翼國產化最徹底的型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進行航天員在太空的駐留試驗,此次兩名中國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組合體內生活30天,但神舟十號和神舟十一號本就按照半年使用壽命設計,在此情況下,電源分系統為何還進行了一些突破性的改變?神舟十一號電源分系統技術負責人沈冰冰一語道破天機:“為了日后空間站的建設”。
據介紹,以往神舟系列飛船太陽電池翼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都是進口,作為航天器遨游太空的“翅膀”,要建立屬于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國產化是其必經的一條路。
“國產化的材料雖然在其他衛星上也有用過,但是用的地方和我們的不一樣!鄙虮榻B到,“材料的穩定性是太陽電池翼的關鍵,也是啟用國產化材料后的較大風險點。起初,我們對國產的材料特性不清楚,工藝特性也不了解!
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設計師們在這條國產化的道路上,從確定方案,把關方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到通過反復的地面疲勞試驗、強度試驗,以及仿真飛行試驗驗證、工藝試驗,將太陽電池翼的穩定性做到最大化。最終,神舟十一號電源分系統的設計師們將基板幾乎全部進行了國產化“改造”,使其成為了目前中國國內所有衛星型號中,太陽翼國產化最徹底的型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電源分系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0/20161017144639.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0/20161017144639.html
文章標簽: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電源分系統/太陽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