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新能源汽車大發展的連帶效應正文

新能源汽車大發展的連帶效應

2012/5/21 9:41:10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從2007年11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規則》,一直到今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有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各種政策及由此產生的市場預期,一直在推動著鋰電池行業的發展。

    在政策利好推動下,全國鋰電池和相關上下游產業迎來了投資熱潮。目前全國共有正極材料企業2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近50家。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總經理吳輝對記者介紹說,2011年全球正極材料市場總銷量為59470噸,國內產量已達29450噸。

新能源汽車大發展的連帶效應

    資本市場的追捧進一步加劇了鋰電行業的熱度。近年來,多家鋰電企業相繼登陸A股市場,并創造上市首日飆升約186%,連續四個交易日收出漲停等現象。來自信達證券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漲幅榜前列幾度被鋰電池概念股占據。

    有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產能20億安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東三省和京津唐汽車產業聚集區,其中珠三角產能7億安時,長三角、東三省和京津唐產能均在3億~4億安時。

    此前全球知名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發布報告顯示,至2015年,中國乘用車EV/PHEV和電動商用車需求在12萬輛左右,需消耗鋰電池約9億安時,僅占當期產能的23%。

    除了新能源汽車政策對鋰電池的帶動效應之外,國家對未來電池發展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年3月1日,由工信部與環保部共同研究起草的《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也被認為利好于鋰電池行業。鉛酸電池因為污染嚴重、充電次數短等原因將讓出部分電池市場份額。

    自今年以來,國內又有十幾家中外企業投入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產能有望快速釋放。趙英分析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推進緩慢,鋰市場應用還沒完全打開的情況下,產能集中釋放必然導致過剩!

    產能過剩背后引發的隱憂

    在原本技術不成熟、標準不完善的情況下,電池產能的快速釋放帶來了諸多隱憂。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近年來國內涉足新能源電池領域的企業如雨后春筍,不僅國外電池制造商也積極與國內整車企業建立合資公司、布局該領域,山東、河南、江浙、廣東等地的民營企業也異常活躍。

    雖然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已經出現,但是目前國內鋰電池的核心材料卻依賴大量進口。有資料顯示,中國電池隔膜進口依賴度達到80%以上,電解質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鋰的進口依賴程度更是高達80%~90%。在四大核心材料中,僅有電池正負極國產化比例較高。而動力汽車電池隔膜只有實驗室產品,與國外技術差距甚大。

  • 1
  • 2
  • 總2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新能源汽車大發展的連帶效應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5/201252194110.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