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電荒”現象在我們部分省市相繼出現。據預測,今年是近幾年電力供需形勢最為緊張的一年,電力缺口總量可能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2004年,10個省級電網面臨供電緊張的局面。那么,為什么淡季會鬧“電荒”?是煤價飆升導致電廠虧損,打擊了發電積極性?還是電網壟斷不愿讓利,導致供需雙方“貧富不均”?各方觀點不一,但繞來繞去,最終發現,這是一個死循環,電荒既是結果,也是開始。
煤價飆升導致電荒?
從今年年初開始,煤電“頂!笔录恢睙o法平息。對于電荒,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不止一次表示,是由于煤炭價格大幅度上漲,造成火電企業“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發電意愿不斷下降,“甚至出現煤電基地寧愿賣煤不愿發電的怪象”。 截至目前,動力煤價格創下了兩年半來的新高。除煤價自身外,物流成本也推波助瀾。
據報道,運煤過程中的點裝費、車皮費、卸貨費等中間環節的費用占到了煤價的36%左右。國內煤炭專家李朝林表示,中間環節費用多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此外,近年來山西等地的煤炭企業都已進行大規模的重組,煤炭企業越來越集中在幾大國有企業手上,壟斷也導致煤企的話語權更大。
煤價的上漲甚至可能與電荒直接相關,一位煤炭中間商表示:“電荒了,電價才會漲,煤價也能跟著漲一漲。”電荒似乎成為漲煤價的信號,這樣看來,究竟是電荒導致煤價上漲,還是煤價上漲導致電荒,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命題。
電廠遭“兩面夾擊”
買煤是火電企業的主要成本。而因國內電力體制改革停滯,電價長期由政府管制,即使煤價再高,上網電價也不能隨著市場關系發生變化,導致近來火電企業的政策性虧損。據中電聯的行業統計調查,今年1至4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火電生產虧損105.7億元。
面對入不敷出的困境,許多火電企業以“檢修”為名消極怠工,提高上網電價成了他們迫切的訴求。對此,發改委緊急將江西、湖南、貴州三省火電上網電價上調2分/度,終端銷售電價也已經迎來一個上調窗口期。不過,一些發電企業表示,此次上調上網電價的幅度遠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是緩沖一下,并無實質性幫助。
什么才是實質性的幫助?有觀點認為應該放開上網電價,由發電企業與電網自行協商。但是,相比煤炭行業,電網企業更是鐵板一塊,電廠仍然難免被夾擊。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1-5/2011525916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