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光伏產業迅速成為了行業發展的熱點。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的形式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企業、經濟發展當中。
我國76%的國土光照充沛,這樣的條件優勢為光伏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我們的光能資源分布較為均衡,而且太陽能發電沒有污染排放和噪音,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隨著應用技術的成熟,并網發電項目也陸續展開太陽能還可以通過抽水、超導、蓄電池、制氫等多種方式儲存, 太陽能+蓄能幾乎可以滿足中國未來穩定的能源需求。
“低碳時代”的來臨注視著產業化發展進入改革期,如何做到節能環保則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目標。要想開拓更寬的思路,則必須朝這一方向發展。太陽能是未來最清潔、安全和可靠的能源之一,發達國家正在把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作為能源革命主要內容長期規劃,光伏產業正日益成為國際上繼IT、微電子產業之后又一爆炸式發展的行業。
中國光伏產業現狀
光伏產業通過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產業鏈條,包括高純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的制造等。
太陽能具有可再生和環保等方面的特點,這種優勢讓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將太陽能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能源產業。 中國大陸光伏產品主要供應給歐美市場,國內市場份額很小。近年來,由于歐美各國市場需求的增大,我國光伏產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最近5年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40%以上。在政策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未來光伏產業的增長前景將更為廣闊。
光伏發電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產業鏈條包括多晶硅、硅片、電池片以及電池組件。在產業鏈中,從多晶硅到電池組件,生產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相應地,公司數量分布也越來越多。因此,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產環節,上游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優于下游。
目前,中國大陸多晶硅生產獲取的利潤在最終電池組件產品利潤總額中的比例最高,約達到52%;電池組件生產的利潤占比約為18%;而電池片和硅片生產的利潤占比分別約為17%和13%。
自2008年以來,多晶硅價格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到目前,國內多晶硅現貨價格已由去年的500美元/千克回落至100-150美元/千克。
多晶硅產能擴張速度過快,而需求增長相對緩慢是導致價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據iSuppi公司的預測,2009年,全球多晶硅供應量將翻一番,而需求的增長幅度僅為34%。因此,多晶硅的價格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iSuppi甚至表示,到2010年的時候,多晶硅現貨價格將降至100美元/千克,這將大大降低多晶硅供應商的盈利能力。
多晶硅價格下跌將增厚電池片生產商的利潤,不過,純硅片業務也存在很大風險。不論是上游的多晶硅供應商,還是下游的電池片制造商,制造硅片都不存技術性難題。當上下游同時進軍硅片業務的時候,硅片業務這一鏈條的利潤受到大幅擠壓!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0-2/20102221449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