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中國光伏產業如何對“癥”下“藥”?正文

中國光伏產業如何對“癥”下“藥”?

2015/12/4 11:10:15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光伏產業是半導體技術與新能源需求相結合產生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加快發展,充分利用自身產業配套及技術成本等優勢,不斷獲得國際競爭先機。2014年,我國多晶硅產量13.2萬t,占全球總產量比例47%;電池組件產量35GW,占全球比例達到70%;全年新增光伏并網裝機10.6GW,累計裝機量達到26.5GW。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產品制造國和發展最快的光伏應用市場。

    與此同時,我國光伏產業也面臨產能階段性過剩、關鍵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差距、配套體制機制尚不健全等問題,2011年以來產業發展陷入困境。2013年下半年起,受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等因素影響,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有所回暖,企業運營狀況明顯好轉,然而產業發展各種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對正處于深度調整期的我國光伏產業,如何正確認識當前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對“癥”下“藥”,推動產業順利跨過無序發展、產能過剩等階段性障礙,迎來健康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1、我國光伏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技術的普適性

    首先,任何技術產業化的先決條件便是原料來源的充足。作為光伏技術基礎的半導體材料地殼儲量豐富,硅(Si)材料儲量豐度約為28%,鎵(Ga)約為19ppm,通過現有晶硅和薄膜太陽能技術可滿足全人類用電需要。其次,光伏技術受益于太陽輻射,不同于水電、風電、核能等其他新能源對資源、地域等的需求限制,因此可稱為未來近地能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應用市場潛力

    2013年,全球發電總量約23萬億kWh,我國發電總量5.3萬億kWh,如按光伏滿負荷發電占用電總量的5%計算,全球潛在光伏應用市場近1000GW,我國潛在市場也達200GW以上。2009~2014年,我國年新增光伏裝機量從160MW增至10GW以上,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截至2014年底,我國累計光伏裝機總量26.5GW,預計2015年底可達約44GW,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應用市場之一。此外,社會各界對于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緩解化石能源危機及霧霾等環境問題的呼聲日益強烈,也有利于國內光伏應用的快速發展。

    3)產業發展綜合優勢

    我國對半導體、集成電路等行業的長期投入,推動了光伏產業等大半導體分支行業的產業配套不斷完善。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已形成從多晶硅提純、太陽電池制造、組件封裝到系統集成的完整產業鏈體系,輔料、設備等配套產業相對完善,土地、人力等成本較歐美主要光伏國家偏低,且政策層面支持日益增大,產業發展綜合比較優勢明顯。

    2、我國光伏產業面臨形勢分析

    1)行業發展無序,產能過剩問題仍然突出

    據統計,我國從多晶硅到組件的光伏制造企業總數已超千家,其中組件企業數量約占2/3,光伏組件建成產能達70GW以上,2014年平均產能利用率不足50%,半數以上組件生產企業仍陷于虧損狀態。另一方面,2014年我國市場多晶硅需求量超過20萬t,除自產外仍進口10萬t;組件需求量超過40GW,產量亦無法滿足需求,且滿足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相關技術要求的產品數量占比更少?傮w而言,光伏行業階段性產能過剩仍然嚴重,且主要為低端產能過剩,特別是組件環節技術集中度低、設備折舊慢,通過市場自發淘汰難度較高。在當前國內市場快速啟動中,部分地區光伏產業擴產沖動已有所顯現,部分已停產或減產的落后產能恐死灰復燃,引起新一輪的盲目擴張,應引起有關部門及業界的高度關注。

    2)技術創新受限,關鍵工藝差距明顯

    一方面,如同我國多數傳統產業,光伏產業關鍵技術發展延續了“引進”加“國產化”的老路,底層技術鮮有創新,絲網印刷機、高純銀漿等關鍵設備和材料仍高度依賴進口,國內電池制造環節絲網印刷機約七成為意大利Baccini公司生產,而杜邦等國外公司對我國部分光伏輔料也進行壟斷。另一方面,作為現代工業基礎的半導體物理學、材料化學等基礎科研與產業技術創新嚴重脫節,技術改造成為企業提高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而具前瞻性和開創性的基礎科學及方法論發展不足,政府及企業均不愿對“價值”不可預見的長期研究項目大量投入。

    短視行為及基礎薄弱導致產業在技術層面一直追趕國外步伐。目前,晶硅組件在我國光伏產品產量占比中超過99%,大規模產業化轉換效率(多晶平均15.5%,單晶平均16%)遠低于SunPower等技術領先企業水平(單晶平均約22.5%),同時薄膜、異質結等其他技術路線發展不利,過強的技術單一性致使產業發展風險劇增。

    3)資金支持失衡,政策引導對制造業推動不足

    光伏制造業是推動光伏產業技術革新、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核心環節,但目前我國光伏相關政策及資金扶持等仍偏重于下游應用環節,對上游制造業支持不足,對產業發展推動作用有限。國內光伏應用政策繁多,中央、地方多種補貼政策冗亂、不成體系,在對光伏發電集中補貼的同時,忽略了上游制造業作為技術創新和推動成本下降的核心地位。

  • 1
  • 2
  • 總2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中國光伏產業如何對“癥”下“藥”?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5-12/2015124111015.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