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經濟成為時代主流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早在2009年已經初見跡象。09年6月,工信部頒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首次界定了新能源汽車概念: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汽車等各類別產品。這標志著我國開始像對普通汽車一樣,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企業和產品實施管理和準入制度。而日前,國家工信部透露,國家對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補貼,政策有望于本月底推出。據了解,雖然國家政策尚未出臺,但許多地方已先行先試。例如深圳規定,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5萬元。目前,中山尚未有這方面的政策細則。
從去年年底開始,電動車充電站相繼在全國建立,這被業界看作鼓勵新能源汽車的“助推器;。2009年12月底,由南方電網投資建設的國內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站在深圳啟用,首批投入使用了兩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和134個充電樁。此外,國家電網公司在今年1月14日的新年工作會議上,提出年內在全國27個城市開建電動車充電站的戰略規劃。業內人士稱,相關政策和配套設施出臺后,新能源汽車將逐步成為汽車消費的主流。根據國家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規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要占全部汽車的1/2。與此同時,各地政府部門也紛紛行動起來,上海、深圳、武漢、唐山等地方政府紛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確立主攻方向,在打造當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上搶占先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國內外企業投入研發生產電動車。而比亞迪E6、長安奔奔MINI、奇瑞S18、吉利熊貓、眾泰2008EV等自主電動車自去年以來相繼下線。2010年,新能源車或將進入全面“觸電;時代。同時,國家有關新能源車的利好政策也將在近期推出,個人購買電動車將有望得到6萬元左右的補貼。這一切都表明,電動汽車產業化的條件已日趨成熟,產業鏈醞釀的巨大商機也將同時浮出水面。而電動車充電站作為電動車的基礎設施,其潛在價值必然在電動車市場啟動之前爆發。據工信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有望1月底公布。
據了解,目前已有42家企業的新能源汽車被列入工信部生產企業和產品公告目錄;符合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和發改委等部委相關要求的新能源汽車達47個品種,涵蓋了普通混合動力車型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有轎車、客車、清掃車等。在汽車企業中,2009年,福田汽車已交付超過900輛新能源汽車,幫助北京市成為國內第一個完成“十城千輛;目標的城市。此外,北汽控股、上汽集團、長安汽車集團、比亞迪汽車均已擬定了宏偉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0-2/20102111539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