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排的戰略推擁下,新能源汽車業迎來了井噴時期,全國各地紛紛掀起了建站熱潮。日前,河南省把電動車產業作為全省戰略先導產業,并將鄭州、新鄉列為省電動汽車示范運營試點城市。新鄉作為我省電動汽車產業的首倡城市,如果鄭州退出了,河南非新鄉莫屬。
10月8日一上班,主抓工業的新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治通就來到高新技術開發區,查看兩周后舉行的新能公司奠基儀式的籌備情況。
10月25日,占地600畝、年產5萬輛純電動汽車的河南新能電動車公司,將舉行奠基開工儀式。公司計劃明年底建成投產,2012年產能5萬輛,以后逐步增加到產能50萬輛。
“因為純電動汽車的產量要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們5萬輛的規模不敢說是全國最大的,但至少在全國還是有一席之地的!毙陆M建的新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樹敏謙虛的話語中透露著自豪,“這將圓了新鄉市的汽車產業夢想,并將使新鄉在下一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搶占先機!
為什么是新鄉
作為我國著名的輕工業基地,新鄉早就有著生產汽車的夢想。在新中國60多年的歷程中,新鄉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汽車夢想。
風水輪流轉。隨著世界新能源革命的到來,電動車產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內容,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近日公布的未來我國十二五規劃中,七大新興產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
電動車的核心在于電池,而作為“電池之都”的新鄉,占據著發展電動車產業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
產業基礎雄厚。新鄉市電池產業有著60年的發展歷史,新型動力電池經過20余年的發展,動力鋰電池隔膜、正極材料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市電池產品和電池原材料、零配件,覆蓋軍用、鐵路、航空、汽車、通訊以及其他民用工業等主要市場。
企業優勢明顯。新鄉市擁有電池及電池材料相關企業200余家,形成了以環宇集團、科隆集團、金龍集團為龍頭的產業集群。電池企業主要集聚于(新鄉)國家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和陳堡產業集聚區,前者是全國僅有的兩家國家級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之一,后者是全國十大電池生產基地之一。
人才資源豐富。新鄉被譽為“中國電源行業的黃埔軍!,從事電源產業的各類人員達到5萬人之多,其中直接從事電池產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達到3000多人。
研發檢測優勢突出。新鄉市電池行業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全國唯一投資建設的新鄉國家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集電池檢測、科研、標準制修訂為一體的綜合性機構和國內電池質量領域的最高技術權威。
電池循環體系初步建立。新鄉市建設了年處理15萬噸廢舊蓄電池綜合再利用項目,建立了蓄電池的“生產銷售-回收處理-再生產利用”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這是國內第一條大型環保的廢舊蓄電池回收利用生產線。
更為重要的是,2009年9月30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把電動車產業作為全省戰略先導產業,并將鄭州、新鄉列為省電動汽車示范運營試點城市,并當年拿出5000萬扶持電動汽車發展。
一年來,新鄉的電池產業發展飛速,在全市“一谷五基地”六大戰略支撐產業中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實現了快速增長。
新鄉的“4+1模式”
在新鄉高新技術火炬園內,一排排標準廠房內,有一家是新能公司的電動汽車改裝基地。
電動汽車的發展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同時也伴隨著較大的風險,這也是許多主流生產廠家“都在研發、但都在觀望”的原因。新鄉市早期試圖與省內外多家汽車企業合作,但都不太順利。
只能另尋他路。據高新區招商局局長郭繁榮介紹,今年5月18日,由中汽公司、蘇州天成、上海電驅動、上海同捷四家公司組成的河南新能電動車有限公司已與市政府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8月底,該公司新研制的7臺可換電電動車已完成,正在試驗上路運行。
這4家公司和新鄉動力電池產業結合,以“4+1模式”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以期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
這4家企業均是中國汽車工業中的“大哥大”。
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技術和工程建設公司,設計和建設了上汽、長安、奇瑞、通用、大眾汽車等國內60%以上的汽車工廠。
蘇州天成汽車裝備公司――國內最大的汽車生產線制造公司,為上汽、長安、奇瑞、通用、大眾等國內眾多汽車工廠提供了汽車生產線和設備。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0-10/201010201046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