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中國打響能源行業保衛戰正文

中國打響能源行業保衛戰

2009/7/17 15:29:55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本周二,美國的最高能源和商務官員抵達北京時,他們會發現自己降落在一個致力于成為世界可再生能源領袖的國家。
  中國將可再生能源看作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并且努力確保中國公司能在全球范圍內占據支配地位。正如日本和韓國曾在本土讓底特律的汽車制造商舉步維艱,中國也在保衛自己的清潔能源產業,希望日后可以一舉達到世界領先的地位。
  中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板制造行業,95%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和歐洲。今年春天,中國政府在批準建立第一個太陽能電站時,要求至少80%的設備來自國產。在同期就供應風力發電機的25個大合同進行的招標中,中標者都是中國七大能源集團之一。所有參與競標的六家跨國公司都因為不同的技術原因而落選。
  非營利組織能源基金會(Energy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官員盧紅(音)稱,盡管風能和太陽能的成本高于煤炭發電,但由于對經濟增長有幫助,中國還是愿意大筆投資可再生能源行業。
  她說,“如果不是希望振興國內行業,中國政府也不會考慮興建這么大規模的太陽能產業,”但她也表示,這一政策也有助于應對全球變暖問題。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長周鶴良在上周五的亞洲風能會議上預測,中國公司今年將會把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提高10到20個百分點。屆時,中國公司將會占據四分之三的國內市場,而歐美公司則占有四分之一,這一對比剛好和四年前相反。
  今年,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風能市場。中國現在已經建設了6個風電場,借助從國有銀行得到的大額低息貸款,這些電場每個都具有1萬至2萬兆瓦特的發電能力。
  與此對比的是,美國德州一個曾被說成是世界最大的4000兆瓦特風電場的建設計劃卻被延期。
  一些外國公司,特別是歐洲公司,則開始對中國扶持本土廠商的做法表示擔心。美國公司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中的份額較小,但也有一些公司表示,中國市場對外國廠家來說并不容易。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凱文?格里菲斯(KevinGriffis)則稱該部門還未聽到美國公司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難以經營的消息。他說,“我們支持對所有公司都公開、透明、公平的環境,公司之間的競爭應以產品的性能,而不是產地國為基礎!
  此外,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標準要求,到明年底,除了水電公司,可再生能源需至少占大型電力公司發電能力的3%。但卻并未規定多少電力需要發自可再生能源設備。于是電力公司往往會購買最便宜的風力發電機,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的比例,哪怕這些設備經常停工,無法發出那么多電。根據中國專家的說法,中國產的風力發電機售價較低但是維修成本較高,因此整個產品使用周期的成本事實上和外國產品相仿。
  對風電場的融資規定也讓外資電場比本土電場更難獲得貸款或銷售碳積分。即便是業界關系豐富的國際基金如自然要素資本(NatureElementsCapital)也需要費力找項目。
  周鶴良稱中國正在努力開發自己生產高科技材料的能力,這種材料需要耐受扭轉、濕度和其他對風力發電機有影響的壓力因素。目前,兩個美國公司在供應這類材料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國際數據公司IHS上月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風力發電機的生產商很快就可以實現出口。因為電網公司正在安裝足夠的高壓電線以使用風能發出的電量,這讓中國的風電場建設變得更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
  在問及歐洲的制造商是否會像1970年代的底特律汽車商面對日本挑戰時一樣過分自信,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先生說,歐洲的制造商相信,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會保護自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END新聞
本文鏈接:中國打響能源行業保衛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7/2009717152955.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