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話的故鄉丹麥,各國巨頭齊聚哥本哈根,為拯救地球進行最后的努力。對于汽車行業來說,以新能源為特征的低碳發展已箭在弦上,中國也不例外。記者日前獲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國內專家和整車生產企業組成的調研團,對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的調研活動已經完成第一輪篩選。此前,國家發改委汽車專家組組長王書林透露,“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務院,預計明年3月份正式頒布。規劃要求,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占全部汽車的二分之一,約為6500萬輛。
6500萬輛的巨大商機無疑是誘人的,作為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之一的電池電容廠商對市場的爭奪已提前展開。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即將于2010年4月8日至10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上,百余家鋰電設備制造商已明確表態,將攜最新的技術及產品參展,意欲搶占新能源汽車的制高點。其中,廣州的蘭格電氣、東莞的鴻寶科技將以180平方米的超大陣容再度加盟,北京的七星華創、深圳的吉陽自動化也以135平方米的特裝首度亮相。
記者了解到,此次展會由振威展覽集團與中國電子學會、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聯合主辦。舉辦方透露,本屆展會總展出面積預計達1.5萬平方米,吸引來自國內外1.8萬名專業觀眾和買家到場參觀采購。展會期間,還將舉辦“2010中國國際超級電容器產業展覽會”。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燦爛,但目前國內電池廠商的創新能力亟待提高,量產化水平也遠未達到,這大大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該展會的舉辦,有利于為業界打造一個技術交流、突破瓶頸的實效平臺。
談及為何選擇上海舉辦第二屆電池展,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振威展覽集團總經理張學山告訴記者,“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具備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地緣優勢,外商投資輻射中心作用顯著。而長三角是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形成了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產業集群”。如,萬向集團在蕭山建立了純電動汽車鋰電池生產基地,投資規模達13.65億元;濟南市科技局在濟南投入50億元,建設車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成組及相關產業鏈研發生產基地;上海萬宏動力的新能源動力電池組已實現年產能1萬套,基本達到試產業化規模;春蘭集團則在江蘇裝備1800臺新能源汽車…‥
張學山進一步指出,明年上海將舉辦世博會,作為全球矚目的盛會,對電池制造企業來說,也是推向國際市場、宣傳品牌、擴大交易,更好地融入長三角市場的重要歷史性機遇。
“毫無疑問,國內電池廠商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業內人士表示,“但挑戰也同時存在,在國外廠商的‘咄咄逼人’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量產化能力成為國內電池行業必須要跨過的門檻。此次國際電池展可謂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在互通有無的學習交流中,將有力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12/20091218143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