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最新氣候變化評估指出,最早到2020年,7500萬至2.5億非洲地區居民將可能陷入缺水困境,亞洲人口超百萬的大城市極有可能遭遇水位和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洪澇災害。歐洲人將目睹大量物種滅絕,而北美人將經歷持續時間更長、溫度更高的熱浪天氣。所有這一切可能就是地球的未來命運。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卻還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節能減排如箭在弦。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高利潤時代已經成為歷史,而運營成本的居高不下迫使運營商對投資保護更加敏感。在探尋新“殺手級”業務以期刺激用戶消費的同時,已成為能耗大戶的移動通信產業不得不考慮通過節能減排等方式來降低網絡運營成本。而占整個移動網絡總投資超過70%,總能耗超過90%以上的基站和站點配套理所當然被運營商列為節能減排重點對象。
綠色基站就是為滿足運營商需求而產生的,已經從最初僅單純滿足運營商低功耗的需求上升到了全面節省配套和工程量、提升資源利用率、節能環保等全方位的需求上。其具備如下三個主要特點:
省功耗
移動服務的普及和用戶的快速增長驅動網絡快速延伸,高額的運維成本和日益下滑的ARPU值讓運營商盈利能力面臨巨大挑戰。尤其在中東、非洲等地區,由于電力資源嚴重缺乏,運營商不得不選擇油電為基站供電,而全球油價的節節攀升導致燃油成本占運營商網絡總運維成本三分之二以上。
以GSM基站為例,在S4/4/4典型配置情況下,傳統宏基站功耗在1600W左右,加上輔助和配套功耗,典型功耗將會在3000W左右。如果能同時降低基站和配套功耗,將站點功耗控制在450W以下,能耗將降低85%以上,每年每站點至少能為運營商節電超過2.2萬千瓦時。以非洲某國10000個室外基站計算,每年能節省7000萬升柴油,按當前油價計算累計5年節省將近4億美元。隨著國際油價節節攀升,節省的費用會更可觀。
華為綠色基站采用增強的Doherty技術,結合最先進的功放芯片,利用全新的硬件設計,通過由內到外三層實現基站節能減排,幫助運營商徹底解決能耗問題。
第一層,最新的功放芯片和高效調度算法能夠有效降低60%以上的靜態功耗,大幅降低低業務量時的功耗,避免了無謂的能源浪費。
第二層,使用2007年華為新推出的增強的Doherty高效功放技術,將功放效率由2006年的33%進一步提升到45%,預計2008年可以達到50%以上。另一方面,采用直通風和自然散熱等方式取代傳統的空調和熱交換散熱,大幅降低輔助功耗。因此,華為綠色基站能有力保證典型配置下其功耗低于業界平均水平40%以上。
第三層,據業界多家咨詢公司測算,730W是綠色能源與油機等高污染能源的分界線。當基站功耗低于730W時,利用清潔能源供電,能夠在3年內達到油機供電的投資平衡。在中低話務量地區主要以小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為主,配置在單扇區2載波以下,如果使用綠色基站,其功耗將會遠低于730W,電力供應上可直接利用太陽能、風能、沼氣或其他清潔能源對站點進行供電,在投資節省的基礎上,還能夠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徹底消除基站和站點配套帶來的環境污染。
減配套
由于基站主設備的成本往往只占站點一次性投資的30%,而在歐洲等發達國家,基站主設備的成本在CAPEX中所占比例更被降至15%左右,意味著機房、空調、備電設備、占地面積、站址的獲取、天饋系統等項目的減少或要求的降低能夠有效節省運營商的一次性投資。
以密集城區GSM主力站型S12/12/12為例,傳統基站需配置3個機柜和至少3個電源柜(按4小時配電),占地面積達1.5平方米以上。如果將占地面積降低到0.5平方米以下,能為歐洲某運營商10000個基站站點節省1.2億美元以上,這還不包括節省的機房建設、備電、空調等配套。
業界通常采用提高集成度、增加外置合路器或縮短備電時間等方式,來減少占地面積和配套成本,從而降低站點獲取的難度。但由于沒有使用寬帶射頻技術,無法進一步提升基站的集成度,基站只停留在雙密度的水平。受鐵塔、安裝空間、成本等因素的制約,天饋數量受到限制,如在密集城區,如果要求實現多個載頻共享同一套天饋系統,需增加昂貴的外置合路器,因此這種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而采用多密度和射頻寬帶技術的華為綠色基站單模塊的同一端口能實現4~6通道,這些通道共享同一套天饋系統而無需外置價格昂貴的合路器,同等容量下基站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備電等配套要求更低,在S12/12/12站型情況下,只需要1~2個備電柜,基站和備電設備只占地0.5平方米,因此使得站點獲取更加方便靈活,一次性投資更少,網絡從規劃到投入商用的周期更短。
易安裝
傳統的基站采用分散架構,板件種類繁多。以一個傳統基站為例,板件包括了基帶、射頻、合路器、傳輸、管理和維護等多種模塊,板件間配線多樣,安裝方式單一,嚴重制約了應用場景,導致無論是站點新建或擴容都十分復雜,工程實施持續周期長,不能滿足運營商的快速建網要求。
2005年后,業界出現了以分布式基站為代表的模塊化基站,從物理上將基站分成基帶和射頻兩個部分,兩者之間采用開放的CPRI接口通過光纖來互聯,大大增加了基站選址和安裝的靈活性;鶐w積通常在3~4U,由于體積小,可以直接安裝在現有的站點設備如APM中,傳輸設備機柜預留的空間之內,或遠程機房之內,而射頻部分重量在20kg左右,能夠直接采用抱桿、上塔、靠墻等安裝方式。但傳統分布式基站容量偏小,一般只支持1~2載波,所以只適合室內覆蓋或小容量的應用場景。
2008年后,華為的全系列第四代基站都將高度模塊化,所有基站統一到基帶和射頻兩類模塊,通過多載波和寬帶射頻技術大幅提升容量;鶐Р糠煮w積進一步縮小到1~2U,容量卻相對過去提升了5倍以上,能夠支持GSM12/12/12的配置;而射頻模塊雖然體積和重量基本維持不變,在容量上卻較業界提升了2~3倍,單模塊能夠支持4~6載波。解決了容量的瓶頸后,分布式基站理念將在未來網絡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各種場景下,基站都能如同積木一樣能夠自由地進行堆疊和組合,降低了工程實施成本,縮短網絡從部署到投入商用的周期,堪稱基站形態的一場新革命。
綠色基站是運營商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快速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也關系到人類生態環境的健康和諧發展。作為領先的通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基于客戶需求進行創新,其系列化綠色基站在秉承綠色環保理念的基礎上率先打破通信技術和制式的壁壘,實現多制式融合,通過節能減排等友好的方式為運營商降低運營成本,共享綠色藍海。
編輯:coco
來源:通信世界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3/20083271143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