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主辦、北京電力公司承辦的“2006年中國國際供電會議”今天在京召開。在接下來的3天中,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名供電領域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等將就配電網建設中的資源和環境制約、電力設施防護、電能質量、供電安全與經濟性、新材料與高技術應用的影響等熱點問題進行交流。
協辦單位、國際供電會議組織主席阿道夫·蘇切沃在開幕式后作了題為《德國風電的發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運行管理》的主旨報告,闡述了德國近年發展風電的經驗,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北部海上風電場的聯網工作。他表示,德國目前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00億瓦,預計2020年將達到500億瓦。目前德國輸電系統遇到的問題包括:發電站與用戶間的交換、電流頻率與發電調控、電壓控制,將來還會面臨能源輸送、集中風電場的整合、可再生能源引起波動等問題的考驗。蘇切沃認為,盡管風電很環保,但風力發電還不夠可靠,“只有6%的風電容量可以認為是有保證的”,為此需要比較大的備用容量以彌補某一時候風力發電過多或過少,短期風電預測的準確性成為關鍵因素。
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副司長謝極在題為《中國節能目標與措施》的主旨報告中,圍繞“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指標,從十個方面詳盡介紹了我國政府將采取的節能措施。在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方面,他介紹說,工業領域要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高耗能企業,實施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建筑、交通、商業/民用、政府機構領域需要嚴格實行節能標準,使用節能材料、節能設備和環保交通工具等;在農村領域,要淘汰和更新高能耗的機械設備,大力發展沼氣,因地制宜地發展小水電、風能、太陽能和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
協辦單位、國際供電會議組織主席阿道夫·蘇切沃在開幕式后作了題為《德國風電的發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運行管理》的主旨報告,闡述了德國近年發展風電的經驗,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北部海上風電場的聯網工作。他表示,德國目前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00億瓦,預計2020年將達到500億瓦。目前德國輸電系統遇到的問題包括:發電站與用戶間的交換、電流頻率與發電調控、電壓控制,將來還會面臨能源輸送、集中風電場的整合、可再生能源引起波動等問題的考驗。蘇切沃認為,盡管風電很環保,但風力發電還不夠可靠,“只有6%的風電容量可以認為是有保證的”,為此需要比較大的備用容量以彌補某一時候風力發電過多或過少,短期風電預測的準確性成為關鍵因素。
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副司長謝極在題為《中國節能目標與措施》的主旨報告中,圍繞“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指標,從十個方面詳盡介紹了我國政府將采取的節能措施。在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方面,他介紹說,工業領域要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高耗能企業,實施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建筑、交通、商業/民用、政府機構領域需要嚴格實行節能標準,使用節能材料、節能設備和環保交通工具等;在農村領域,要淘汰和更新高能耗的機械設備,大力發展沼氣,因地制宜地發展小水電、風能、太陽能和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科技日報
來源:科技日報
本文鏈接:2006年中國國際供電會議在京召開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9/200691814260.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9/200691814260.html
文章標簽: 供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