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力供應短缺催生了全民節電意識的覺醒,節電業迅速興起成為近年來我國經濟領域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但我國節電行業也正面臨著從技術到市場全面的競爭升級問題。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下,我國節電行業已經站在了超越以往模式的歷史轉折點上!
提高電能效率是突破電力瓶頸的途徑之一
我國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均能源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作為能源供應的主要形式——電力,供應短缺現象較為嚴重,我國人均用電僅為世界平均用電的1/3,目前的電力供應缺口已達9.93%,預計到2010年會劇增至15%!
電力供應短缺促使各地紛紛開建電廠增加裝機容量。2003年新增裝機3484萬千瓦,2004年5100萬千瓦,2005年在6000萬~7300萬千瓦,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5億千瓦!
然而由“電荒”引發的電廠項目過度投資,同樣為經濟埋下隱患!
中國能源研究會研究員王慶一就曾擔憂地表示,無序競爭、盲目上馬導致的惟一后果就是浪費資源,資源短缺局面加劇,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污染和破壞!
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電能效率成為突破電力瓶頸的另一解決途徑。據介紹,目前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產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
有專家指出,“按照目前的節能技術,我國僅節電這一項,每年的潛力就至少可達800億元,這還不包括設備壽命延長和環保等方面附加效益!泵绹茉纯萍计髽I英福特公司的年度研究報告也顯示,我國終端用電設備的節電潛力約為2000億千瓦時,相當于兩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
國家戰略為節電產業提供政策支持節能產業已是關系到國民經濟安全、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節能產業已上升為21世紀我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指出:節能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黨的十五大也明確指出:資源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辦和國家統計局也于近期下發通知,從2006年開始實施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
根據發展改革委為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目標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僅電機系統節能一項就可形成年節電能力200億千瓦時,綠色照明工程“十一五”期間,形成節電能力290億千瓦時!
我國近來出臺的措施充分顯示了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從粗放型增長模式向集約型模式轉變的決心。有關專家預測,政府新政實施力度正在逐步加強,2006年我國節電行業即將迎來歷史轉折點。
市場需求巨大節電業成為黃金產業
從節電業的社會效益來看,這是一件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巨大的經濟效益使節電業成為一個充滿金礦的領域。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企業或其他組織的重視與需求是推動節能產業發展的直接動力。
據美國財經刊物CFO(財政執行官)雜志最近發表的對美國1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電費開支通常為企業四項最大成本之一;在企業的傳統觀念中,電費成本是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直接控制的壓力不大,無須單獨加以考慮,但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錯誤的概念,因為除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外,電費的支出,通常是第三大項開支,節電可以從成本角度直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對多數企業而言,電費支出是未被企業控制的最后一項成本。企業通常認為電費是不可控制的,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在于,由于科技的落后,傳統的節電設備和手段已經遠遠不能跟上目前電力系統的更新換代和新型設備的使用所帶來的節電需求。我國節電行業與國外的差距甚遠,急需節電新產品新技術。采用國外節電技術,完全可以做到控制電費成本!
節電業發展模式待變2003年開始的能源緊缺引發了國內對節電產業的投資熱情。近幾年國內涌現出的節電器生產廠家已經達300余家,而真正形成規模和品牌、具有技術實力的企業并不多。由于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法規還未完善,且在節能比率的計算或測試上也較不一致,產品本身的技術可高可低,也導致這一行業正在成為一個低門檻的行業。另外,盲目投資、缺乏核心技術、不重服務甚至假冒偽劣更使得國內節電業無序競爭愈演愈烈!
專家認為,全球化趨勢已經開始改變中國市場環境,以短期盈利為目標的企業發展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全球競爭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國節電行業應當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變短期盈利目標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專家預測,2006年的節電市場,將是知識產權戰略時代,知識產權已經成為我國節電企業與跨國公司同臺博弈的利器,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擁有話語權。
節電業的迅速發展,需要國內盡快出臺節電行業的標準與規范,以保護知識產權的擁有者!
對此,作為節能市場的最大買方,美國的經驗或許值得我國節電行業及相關部門借鑒。節能是美國能源政策的重要內容,美國《能源政策法》規定,從2004年到2006年間,每年撥款3.4億美元給州政府,用于鼓勵購買節能新產品。如高效節能燈的節電率可達75%以上,凡用戶購買安裝節能燈,75%的費用先由政府負擔。此外,美國各州政府還制訂了地方節能產品稅收減免政策。美國將能源生產的費用投資于節能方面,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提高電能效率是突破電力瓶頸的途徑之一
我國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均能源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作為能源供應的主要形式——電力,供應短缺現象較為嚴重,我國人均用電僅為世界平均用電的1/3,目前的電力供應缺口已達9.93%,預計到2010年會劇增至15%!
電力供應短缺促使各地紛紛開建電廠增加裝機容量。2003年新增裝機3484萬千瓦,2004年5100萬千瓦,2005年在6000萬~7300萬千瓦,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5億千瓦!
然而由“電荒”引發的電廠項目過度投資,同樣為經濟埋下隱患!
中國能源研究會研究員王慶一就曾擔憂地表示,無序競爭、盲目上馬導致的惟一后果就是浪費資源,資源短缺局面加劇,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污染和破壞!
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電能效率成為突破電力瓶頸的另一解決途徑。據介紹,目前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產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
有專家指出,“按照目前的節能技術,我國僅節電這一項,每年的潛力就至少可達800億元,這還不包括設備壽命延長和環保等方面附加效益!泵绹茉纯萍计髽I英福特公司的年度研究報告也顯示,我國終端用電設備的節電潛力約為2000億千瓦時,相當于兩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
國家戰略為節電產業提供政策支持節能產業已是關系到國民經濟安全、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節能產業已上升為21世紀我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指出:節能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黨的十五大也明確指出:資源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辦和國家統計局也于近期下發通知,從2006年開始實施GDP能耗指標公報制度!
根據發展改革委為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目標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僅電機系統節能一項就可形成年節電能力200億千瓦時,綠色照明工程“十一五”期間,形成節電能力290億千瓦時!
我國近來出臺的措施充分顯示了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從粗放型增長模式向集約型模式轉變的決心。有關專家預測,政府新政實施力度正在逐步加強,2006年我國節電行業即將迎來歷史轉折點。
市場需求巨大節電業成為黃金產業
從節電業的社會效益來看,這是一件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巨大的經濟效益使節電業成為一個充滿金礦的領域。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企業或其他組織的重視與需求是推動節能產業發展的直接動力。
據美國財經刊物CFO(財政執行官)雜志最近發表的對美國1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電費開支通常為企業四項最大成本之一;在企業的傳統觀念中,電費成本是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直接控制的壓力不大,無須單獨加以考慮,但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錯誤的概念,因為除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外,電費的支出,通常是第三大項開支,節電可以從成本角度直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對多數企業而言,電費支出是未被企業控制的最后一項成本。企業通常認為電費是不可控制的,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在于,由于科技的落后,傳統的節電設備和手段已經遠遠不能跟上目前電力系統的更新換代和新型設備的使用所帶來的節電需求。我國節電行業與國外的差距甚遠,急需節電新產品新技術。采用國外節電技術,完全可以做到控制電費成本!
節電業發展模式待變2003年開始的能源緊缺引發了國內對節電產業的投資熱情。近幾年國內涌現出的節電器生產廠家已經達300余家,而真正形成規模和品牌、具有技術實力的企業并不多。由于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法規還未完善,且在節能比率的計算或測試上也較不一致,產品本身的技術可高可低,也導致這一行業正在成為一個低門檻的行業。另外,盲目投資、缺乏核心技術、不重服務甚至假冒偽劣更使得國內節電業無序競爭愈演愈烈!
專家認為,全球化趨勢已經開始改變中國市場環境,以短期盈利為目標的企業發展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全球競爭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國節電行業應當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變短期盈利目標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專家預測,2006年的節電市場,將是知識產權戰略時代,知識產權已經成為我國節電企業與跨國公司同臺博弈的利器,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擁有話語權。
節電業的迅速發展,需要國內盡快出臺節電行業的標準與規范,以保護知識產權的擁有者!
對此,作為節能市場的最大買方,美國的經驗或許值得我國節電行業及相關部門借鑒。節能是美國能源政策的重要內容,美國《能源政策法》規定,從2004年到2006年間,每年撥款3.4億美元給州政府,用于鼓勵購買節能新產品。如高效節能燈的節電率可達75%以上,凡用戶購買安裝節能燈,75%的費用先由政府負擔。此外,美國各州政府還制訂了地方節能產品稅收減免政策。美國將能源生產的費用投資于節能方面,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消費日報
來源:消費日報
本文鏈接:政策扶持節電行業成為黃金產業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7/200672892955.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7/200672892955.html
文章標簽: 節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