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電通’最大的好處有兩個。一是我們交電費、辦業務方便了,村里頭就能辦妥,少跑了很多冤枉路;二是大家用電放心了,遇到故障有人及時來處理了!3月2日,正是春耕農忙時節,肇慶懷集縣詩洞鎮萬詩村村民梁以坤無須再往鎮上趕,浪費來回半天時間,在村里用時不到5分鐘便成功繳納了電費。
在廣東電網肇慶供電局推動下,肇慶市懷集縣詩洞鎮萬詩村“五全服務站”迎來了全省首個“易電通”的進駐。當地的 “五全服務站”包含了服務對象全覆蓋、村務信息全公開、村民危難全受理、矛盾糾紛全程跟、工作力量全集中,而所謂“易電通”,是該局以便民、惠民為立足點,探索與村委合作建立服務點、將供電業務委托村民協辦的工作機制。這二者的攜手,是肇慶供電局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創新手段,使廣大山區農戶足不出村便能享受到便捷供電服務。該局通過用好政府基層公共服務站和“一門式、一網式”公共服務平臺資源,創建“易電通”供電便民服務站,推行供電業務“村民協管”、電力服務“足不出村”的模式,力求在提速供電服務、促進減員增效、實施精準扶貧上“三線并進”,實現提升電力普遍服務、促進農民增收的“互利共贏”。
懷集縣是山區大縣、外出務工大縣,居民中留守老人和兒童占比很大,電腦、智能手機、互聯網的普及率較低,選擇親自到供電所或營業廳的繳費的居多。許多村民逢墟日才會到鎮上的供電所交電費,最偏遠的自然村要走上六七公里山路,來回車費就要十多元,加之在業務高峰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排隊,十分不便。
肇慶供電局全力打通供電服務“最后一公里”,將廣東電網網上營業廳、微信等遠程服務渠道鏈接并入服務站已有的一體化網上辦事大廳信息平臺,把供電自助服務窗口送到村口,實現了供電企業與村委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村民只需點擊便民觸摸屏的供電服務一欄,輸入用戶編號、手機號碼、獲取驗證碼,不到2分鐘就可以通過用手機微信幫助村民繳納當月電費。服務站里可以辦理遠程業務、咨詢業務17項,例如裝表接電,現在村民們可以直接把資料交到服務點來,工作人員用相機拍下通過網絡傳給供電所營業廳,受理審核之后就會派工作人員過來勘察、安裝,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至少跑兩三次。
“易電通”的推廣提高了停電通知、電費通知到戶率,提高了業務辦理效率及信息的準確率,成為了供電企業服務農村客戶的“三心”(用電安心、繳費省心、服務貼心)服務站。此外,“易電通”還可充分發揮第一時間收集用電需求、服務意見及相關信息的先天優勢,及時解決客戶問題的同時緩解營業前臺、95598的服務壓力,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前沿哨”和與村民搭建起情感溝通的“連心橋”。
據悉,“易電通”的使用非常容易上手,只需十多分鐘的培訓,“五全服務站”里的工作人員就可以熟練操作,十分容易推廣。截至2月20日,廣東電網肇慶供電局“易電通”便民服務站已在懷集、德慶縣的兩個試點村成功運行。按計劃該局將逐步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2017年4月底前將完成懷集、德慶兩個縣三分之一試點區域,至2017年底前完成兩個縣所有村全覆蓋,并逐步在其他縣區貧困及偏遠山村建立示范點。<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3/2017322013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