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方面相繼對外宣布了其對華晶體硅光伏電池(無論是否組裝入模塊)作出的“雙反”行政復審終裁結果,其中除英利、天合、比亞迪等約19家企業被確認單獨反傾銷稅率為6.12%-12.19%)外,其他所有中國出口商均被裁定適用238.95%的反傾銷普遍稅率。(此后美方又補充披露稱,撤銷晶科、英利兩家的反傾銷行政復審,維持原判)。
而在反補貼行政復審終裁中,美國方面稱,根據利益相關方對于初裁結果提交的意見,將晶澳、天合、尚德的反補貼稅率被由初裁時的19.62%,調整為了最終的19.2%。
整體來看,相對2014年底,美國對華晶體硅光伏電池“二次雙反”認定的傾銷、補貼幅度(終裁傾銷幅度26.71%-165.04%;補貼幅度27.64%-49.79%),此番行政復審的結果似乎更令中國光伏企業尷尬。
但所幸,從出口結構看,中國光伏企業已經擺脫了對歐美的依賴,對美出口占比明顯降低。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2015年1-2月,中國對美出口的光伏電池占比7.2%,同比減少47.5%。這一方面是為應對前幾年歐美“雙反”調查,企業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另一方面,是由于亞太等地區政策的支持和市場容量的迅速擴增。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中國對亞洲地區出口占比達到58%,為第一大出口市場,其中對日本出口達到34.1%。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缺電國家,政府鼓勵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予包括發電補貼、提高光伏裝機容量等多項政策支持。目前,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光伏龍頭企業已經在印度、馬來西亞等地設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美對華光伏“雙反”復審終裁出爐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9/2016929161657.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9/2016929161657.html
文章標簽: 雙反/晶科/英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