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行的“儲能國際峰會2016”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6》。根據《白皮書》預測,到2020年,理想情景下,中國儲能總裝機規模將達24.2吉瓦,常規情景下,中國儲能總裝機規模將達14.5吉瓦(兩種場景下,均不含抽水蓄能)。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累計運行儲能項目(不含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和儲熱)327個,裝機規模946.8兆瓦。中國累計運行儲能項目(不含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和儲熱)118個,累計裝機規模105.5兆瓦,占全球儲能項目總裝機的11%,年復合增長率(2010-2015)為110%,是全球的六倍之多。
從區域分布上看,美國依舊占據裝機第一的位置,截至2015年底,美國累計裝機規模為426.4兆瓦(運行項目),自2014年起,就開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儲能裝機第一大國,其次是日本和中國,占比分別為33%和11%。
從技術分布上看,鋰離子電池無論在運行項目中,還是在建、規劃項目中,均占據全球裝機第一的位置。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占中國市場總裝機的2/3。
在應用端,我國主要以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和可再生能源并網領域為主,二者累計裝機規模超過中國市場的80%,特別是前者,無論在累計裝機規模還是項目個數上均占據第一的位置,占比分別為56%和77%。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超越德國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中,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1513萬千瓦,占全球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利用儲能“調配”作用將光伏和儲能的聯姻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國光伏產業“棄光限電”這一難題。
目前,在新能源特別是光伏領域,很多龍頭企業都在積極布局儲能,如陽光電源與韓國三星成立合資公司發展儲能技術;科陸與韓國LG合資發展儲能項目;天合光能成立了專門的儲能公司。
多位與會人士表示,儲能應用的加入對于提升光伏系統的靈活性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儲能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分布式光伏發電與微網項目中,這一現象在我國尤為突出。
《白皮書》顯示,儲能已不再局限于電力存儲技術,儲氫、儲熱和天然氣存儲等技術都將納入進來,未來儲能領域將涌現出更多的商業模式。
一位與會人士告訴記者,相變儲熱在大規模風電并網領域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目前,主要是兩種應用方式,一種是在電源端將風電同熱電聯產機組形成互補,通過應用電加熱設備和大容量儲熱技術,實現風電與熱電聯產機組的熱-電控制解耦,讓供熱出力積極響應風電出力的波動。另一種方式是在負荷端設置棄風供暖系統,即在負荷側增加大容量儲熱裝置,白天風力發電上網,夜間富裕風能發電蓄熱,提升風電的消納能力。<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5/2016518102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