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中國光伏業再逢“雙反” 分布式光伏亟待突破正文

中國光伏業再逢“雙反” 分布式光伏亟待突破

2014/7/15 13:38:53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編者按:近期,剛剛走出低谷的中國光伏企業,再次迎來“雙反”危機。美國、歐盟、印度、澳洲等國紛紛高舉“雙反”大棒,一唱一和、磨刀霍霍,重新將中國光伏產業逼入“四面楚歌”的險境。對此,國內光伏市場的加速開啟,顯得尤為迫切。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規劃,2014年光伏新增裝機14GW,分布式電站8GW。但是受到融資難題等困擾,分布式光伏要實現加速發展,仍有諸多難題亟需解決。

    光伏“雙反”硝煙再起

    正當中國企業逐步從光伏寒冬中走出之時,以美國為首的一系列光伏“雙反”又給了它們當頭一棒。6月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二次“雙反”初裁結果,初步認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超額政府補貼;谘a貼幅度的初裁結果,美國商務部將通知美國海關,對中國出口的上述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

    其中,我國強制應訴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將被征收的稅率分別為35.21%和18.56%,其他中國企業稅率為26.89%。根據調查日程,美方將于7月作出傾銷初裁,8月18日作出補貼終裁。

    18.56%~35.21%的補貼幅度,平均稅率高達26.89%,這一水平已經遠高于2012年美國對我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征收的反補貼稅。2012年,美國對華光伏產品“雙反”終裁落地,美方將針對中國相關生產和出口企業征收介于18.32%~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介于14.78%~15.97%的反補貼關稅。但是,對于與2011年發起的對華光伏產品首次“雙反”調查相比,此次調查范圍進一步升級,產品范圍從光伏電池擴大到光伏組件、層壓板、面板等,產地范圍從中國大陸擴展到中國臺灣地區。

    美國第一次對華光伏“雙反”時,導致江蘇13億美元光伏產品出口受累,占全國四成多,不少企業不得不放棄美國市場。但即使這樣,美國市場卻仍以占2013年中國光伏出口額10%的比例,位居中國光伏第三大海外市場。有業內人士預測,此次再遭雙反,國內光伏企業所遭受的影響將比第一次更嚴重。美國是個穩定增長的市場,市場規模達到5GW-6GW,中國光伏產品占比為50%,換算為出口額約20億美元~30億美元。除了直觀的經濟損失外,背后可能牽扯的是中國光伏業達幾十萬之眾的從業人員。  

    而因美國帶頭引發其他國家的跟風效仿,更是讓人措手不及。就在美國發布對我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的反補貼初裁次日,歐洲太陽能制造商聯盟也不甘落后,向歐盟委員會控訴,中國企業違背中歐達成的“價格承諾”協定。而就在美國初裁發布幾日前,印度也對原產于中國、中國臺灣、馬來西亞和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作出反傾銷終裁,涉及中國光伏企業的反傾銷稅在0.64~0.81美元/瓦之間。據了解,目前中國出口到印度的組件價格在0.63美元/瓦左右,加上這一反傾銷稅,基本阻止了中國直接出口到印度的可能。此前,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已經于今年5月發布公告,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和面板發起反傾銷調查。這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時間光伏貿易硝煙四起。

    貿易摩擦升溫是必然

    回顧過去3年,中國的光伏產業成為眾矢之的,被打上了傾銷、不正當競爭的標簽,遭到多國的圍追堵截,戰火從美國燃燒到歐洲,又彌漫到印度、澳洲,并波及到整個世界。時至今日,圍繞中國光伏產業“雙反”的調查和制裁不僅沒有逐步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由此引發的大國貿易戰的苗頭也再次顯現出來。

    光伏貿易爭端,只是中國與其它國家貿易摩擦的一個縮影。隨著在中國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以及中國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對華貿易保護升溫已成必然。貿易摩擦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出口國的伴生現象,有一定的必然性、長期性和復雜性,這種局面難以在短期內根本扭轉。

    若就光伏大戰本身而言,盡管中國的光伏產業因外部制裁陷入了發展的困境,但并非致命打擊,可能只是一個市場轉移的問題。假如美國、歐洲和印度等市場遭堵,那就轉向日本、巴西、非洲、中東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總有一席之地。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13年日本市場占據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量的24.63%,超過歐盟,成為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

    但光伏大戰帶來的效應卻是影響深遠的。一方面,光伏大戰可能會引發示范效應,美國、歐盟和印度的先行做法,可能會被新興市場群起效仿,從而徹底將中國的光伏企業擋在國內;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光伏大戰可能會引發擴散效應,使得中國對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稅收優惠和補貼也遭到普遍的質疑。一旦“雙反”調查的領域被擴大化,貿易摩擦力度將成倍增大,中國相關產品的出口將會變得舉步維艱,國際貿易形勢變得更加緊張。

    從這個角度來講,光伏大戰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參與國際競爭時遇到外部阻力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各國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初期,都采取了包括稅收優惠、補貼等在內的各類支持政策,只是伴隨著產業逐步成熟,相關的稅收優惠和補貼會逐漸削減。這種情況顯然對于后發國家極為不利。

    要應對來自美國等國家不斷挑起的貿易戰,中國既要積極應訴并發起反制,維護產業安全和企業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要全面學習國外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做法,避免采用單一的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同時,還應該加速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

    中國成最大光伏市場

    6月8日,《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4》發布。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38.7GW,其中中國新增裝機容量12GW,同比增長232%。這意味著中國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2013年,中國新能源領域總投資超過610億美元,新能源裝機規模接近200GW。其中光伏融資額為235.6億美元,占比新能源投資超過三分之一。

    同期,全球光伏融資總額為1114.2億美元,中國市場融資額占比21.1%,相當于整個歐洲國家的融資額,位居全球首位。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時間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光伏的政策,其中分布式光伏被列為發展重點。根據2013年7月15日發布的《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14年我國要建設14GW的光伏電站,其中大型地面電站為6GW,分布式發電為8GW。

    與此對應的是,根據NPDSolarbuzz歐洲光伏市場最新季度報告顯示,2014年歐洲太陽能光伏需求預計將為10GW,同比下降7%。這將是繼2011年達到19.2GW的頂峰后,歐洲市場光伏需求連續第三年下降。同時,在這段時間,歐洲對全球光伏市場需求量的貢獻也急劇減少,從2011年的70%下降到2014年的22%。

  • 1
  • 2
  • 總2頁
轉載聲明:此內容為電源在線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電源在線網",并附帶原文鏈接。
本文鏈接:中國光伏業再逢“雙反” 分布式光伏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1180.htm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