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教學及產學研工作多年,具有深厚的專業技術背景和技術造詣;他又是一名企業家,自創建企業以來,一直涉足于電氣自動化逆變領域,近年來帶領公司研發團隊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獲得16項軟件著作權及5項國家專利。近日,記者來到山東博奧斯技術有限公司,見到了他——耿傳勇,該公司的總經理,一個專注于技術創新的人。2012年,他獲濟南市“5150”創業人才稱號。
作為教授、導師,為何轉而創辦企業?什么原因讓他選擇把自己的企業落戶章丘?面對企業面臨的高端人才流失問題,他如何應對?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對他進行了采訪。
“把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力,我想這是作為一個搞科研人的最大成就。”對于當初選擇辦企業的初衷,耿傳勇這樣說道。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他在山東大學任教授時,擁有自己的電力電子實驗室,與他的學生一起從事技術創新。把技術應用于社會,實現技術產業化,本著這樣想法,1999年,他在濟南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該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電源設計制造的省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的高性能源于航空航天及軍用電源設計的尖端技術,十幾年來一直以逆變技術為核心,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最佳的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有變頻電源、穩頻穩壓電源、船用岸電電源、電力專用UPS/逆變器、可再生能源并網逆變器、軍用模塊化逆變電源及能量回饋等節能裝置。2013年,該企業被山東省發改委列為戰略新興產業。
明水經濟開發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的強大吸引力,章丘政府強大的招商力度、優越的區位優勢、優惠的政策措施,加之強烈的服務意識,基于這些因素,2010年,讓他決定把自己的企業落戶章丘。
“作為一個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边@是耿傳勇的成功的秘訣,也是他帶領他的團隊不斷前行的動力所在。他的公司擁有2000平米的研發實驗室,年研發費用不少于銷售收入的10%。企業設有一個研發中心,3個技術部,現擁有科研技術人才30多人,博士2人。他的團隊除從事企業內部產品的技術研發創新之外,還承擔著國家重點項目的研究。其中,單機1600KWDSP(數字)控制大型變頻電源,填補了國內空白。
企業要發展就一定要抓住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先進的技術,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才的智力發揮,企業間的競爭需要人才的有力支撐。擔任公司技術領頭人,又是總經理的耿傳勇深知這一點。由于一直擔任著大學教授的職位,所以對于企業招聘科研人才來說,具備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選才容易留才難。這是當今企業在人才爭奪戰中最深切的感受。但是耿傳勇的企業卻基本沒出現這樣的難題!皠偖厴I的時候就進入了公司,當時覺得與自己的就業理想還有一些落差。但是現在,在這樣的團隊中,我越來越有干勁,也看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耿傳勇團隊中一名技術人員于兆強對記者講起了自己從來到公司工作到現在的感受。2010年畢業于全國首批“211”工程院校之一的大連海事大學的他,來到公司不到半年的時間,公司就把一個重要的項目——“英國優化器”交給他來做,歷時半年,在他的努力下,同時也在耿傳勇團隊的幫助下,他研發成功,經過了英國的認證,并獲得了每月500臺訂單的好消息。強大的成就感,成為他繼續在該公司發展下去的動力。
對于如何留住人才,除了敢于讓類似于兆強這樣剛畢業的學生獨立完成公司項目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企業內訓+外訓的培訓制度。內訓,即把公司高管、各部門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內訓師團隊,每周培訓一次,把專長教授給廣大員工,使員工盡快成長起來;另一方面,選拔骨干員工到山大、山東建筑大學進行外訓,包括學歷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讓他們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公司的研發和創新中來,為公司發展助力。
科技創新無止境,2014年,耿傳勇帶領著他的技術團隊踏上了技術創新的新征程。<
http:www.mangadaku.com/news/5006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