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減速明顯,產業增加值、銷售產值都進入一個新的低速增長區間,通信設備制造業結束高速發展,產業亟待挖掘新的增長點。產業出口形勢急劇惡化,對產品結構調整和質量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產業存在提質增效壓力陡增、新的產業增長點尚未確立、部分企業經營狀況堪憂等突出問題,面臨國際市場和內需市場增長有限、新增長點機遇窗口出現、跨界融合引發企業競爭格局深刻變革等形勢,預計第二季度電子信息制造業仍將維持低速增長,但政策效應有待集中爆發。
產業增速加速放緩 進出口形勢嚴峻
產業面臨提質增效壓力陡增、結構調整尚未形成穩定支柱產業、部分產業經營狀況堪憂等壓力。第一季度,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進入不容樂觀的產業調整期,產值和出口增速降幅超出預期,但LED領域、光伏產業等細分領域表現良好。總體而言,整體產業面臨提質增效壓力陡增、產業結構調整尚未形成穩定支柱產業、部分產業經營狀況堪憂等壓力。
一是產業增速加速放緩,產品增速分化明顯。1~3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銷售產值2.2萬億元,同比增長9.0%,較去年同期和前年同期分別回落3.6和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3%,與去年同期和前年同期基本持平,分別增長-0.2和0.1個百分點,較工業平均水平領先2.6個百分點。主要產品產量增速出現分化。一方面,微型計算機和手機等整機產品增速繼續下降,1~3月全行業共生產微型計算機7973.6萬臺和手機3.9億部,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8.9和5.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集成電路和彩電產量明顯上升,分別生產200.5億塊和3132.1萬臺,增速同比上升11.4和7.1個百分點。此外,移動通信基站成為第一季度產品增長的最大亮點,增幅高達151.1%。
二是主要行業增速下滑,光伏LED細分領域表現良好。通信設備制造業仍然引領產業發展,但較去年增速迅速下降。1~3月,通信設備行業實現銷售產值增長18.8%,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9.8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下降6.2個百分點。在4G牌照發放的正面影響下,移動通信基站呈現超過150%的超高速增長,有望拉動未來移動通信終端增長。
受全球市場結構調整的影響,微型計算機和彩電等成熟產品價格下降,銷售收入增速降低。1~3月,家用視聽行業和計算機產值增速分別為3.0%和1.3%,下降6個和8.4個百分點。
在細分領域方面,集成電路行業增速波動較大,1~2月較去年同期下降27.6個百分點,但1~3月逆轉增長,高出同期水平11.4個百分點,后續扶持政策的出臺有望持續拉動產業增長。光伏和LED行業逆勢增長,運行態勢良好。
據海關統計,1~3月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額為30.9億美元,同比增長21.7%。據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與應用聯盟統計,近期LED應用受到市場認可,龍頭企業普遍滿產,已有多家企業開始新增設備擴大生產。
三是進出口形勢嚴峻,出口市場呈現諸多新特點。受上年基數較高以及打擊對港虛假貿易等因素影響,第一季度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額增長由正轉負,外貿形勢嚴峻。1~3月,進出口總額28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其中,出口16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1個百分點;進口1172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4個百分點,低于2013年同期44.5個百分點。1~3月,出口額增速比2013年同期和2012年同期分別減少39.2和15.5個百分點,與2013年各季度比分別下降39.2、30.3、26.1和23.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顯現一系列新特點。電子器件行業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集成電路出口增速270余個百分點,一度保持高速增長的通信設備行業出口額增速減少14.2個百分點,家用視聽行業出口額扭轉自去年3月以來的連續負增長局面,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首次呈現負增長。
四是行業效益探底新低,部分企業經營困難。2014年1~2月,全行業實現利潤293億元,同比增長0%,全行業實現利潤率2.2%,低于工業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成為自2012年以來最低水平。1~2月,主營業務成本增長6.2%,高出收入增速0.3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90.3元,高出工業平均水平5.1元,高出去年同期0.4元。
據部分行業協會統計,由于受到互聯網企業的沖擊,傳統電視制造廠商瀕臨虧損的邊緣;而通信行業企業雖然整體實力較強,但在蘋果、三星等巨頭的擠壓下,平均利潤僅為2%~3%。
產業提質增效壓力陡增 新增長點尚未形成規模
新興增長點尚未形成市場規模,要替代傳統優勢行業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提質增效的壓力將大幅增加。能否有效化解調整壓力,培育新的增長動力,要邁過好幾道坎:一是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能否真正有所突破,二是如何降低乃至擺脫長期以來對組裝加工發展模式的依賴,三是能否找到新的增長點并快速擴大市場規模,四是能否做到以品牌建設帶動海外市場的二次開發,五是能否實現從以制造為主向制造、軟件、互聯網、信息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結構轉變。
傳統優勢行業增速明顯放緩,新的增長點正在形成但規模偏小。由于手機普及率快速提升,近兩年來引領產業發展的通信設備行業增速開始下滑,集成電路的政策尚未產生正面影響。而新興增長點尚未形成市場規模。2013年,信息消費和寬帶中國戰略相繼出臺,被行業普遍認為將帶來產業新的增長點,云計算、大數據、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然而這些領域當前市場規模較小,要替代傳統優勢行業還有很大的差距。
最突出的是彩電行業,由于受到互聯網企業的強力沖擊,行業效益持續下滑。在當前經營模式尚不明確、電視內容服務未能貢獻效益的階段,互聯網企業普遍采用服務收費補貼電視整機價格的做法,導致彩電價格迅速下跌,傳統生產廠商面臨利潤為負的危險局面。同樣不容樂觀的是手機行業,據調查,由于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斷提升,核心芯片等受制于人,我國手機行業整體利潤率僅為3%左右。
第二季度產值增速提高 有望實現10%增長
我國產業將迎來技術和產業化能力快速提升的時期,預計第二季度產值增長10%。雖然產業總體已經告別高速增長時代,但產業發展質量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全球不斷推出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情況下,我國產業也將迎來技術和產業化能力快速提升的時期。在政策的引領下,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光伏等基礎產業將健康快速增長,信息消費、TD-LTE、物聯網等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總體來看,2014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將繼續維持低速增長,預計第二季度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銷售產值增速將略高于第一季度,約為10%;增加值增速基本維持現狀,約為11%。<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988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