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市科委支持下,北京大學鄒德春教授研究團隊通過進一步設計新型的器件結構,將纖維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高至7.2%,制備了長度超過30 cm的全柔性纖維電池,單根電池在自然光照下即可驅動螺旋槳工作。
近年來,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但由于所需的透明導電電極材料昂貴、電池效率不夠高,新興太陽能電池的實用化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約。北京大學鄒德春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并實現了無需透明電極的柔性纖維太陽能電池,通過制備工藝的不斷優化,編織了35 cm*35 cm的電池模塊;利用高效的纖維電極與纖維電池單元,研究團隊制備了柔性的雙面纖維太陽能電池模塊;并結合纖維電池獨特的三維采光特性,開發了新型的半透明聚光模塊。
此外,通過課題的實施,研究團隊還實現了纖維太陽能電池電極薄膜制備的自動化,并在器件組裝與封裝、電極的集成、電池模塊的結構設計與制備、大尺寸器件制備的關鍵技術以及提高器件效率和穩定性方面開展了扎實的基礎研究,基本突破了纖維電池的柔性化,大尺寸化,模塊化以及封裝技術的難題,為后續的小試應用奠定了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本文鏈接:北京大學實現無需透明電極的柔性纖維太陽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9316.htm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9316.htm
文章標簽: 太陽能電池/柔性纖維太陽能電池/單根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