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特高壓”、“智能電網”、“分布式光伏發電”、“核電出口”等關鍵詞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
實際上,自從“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愿景之后,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速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已經成為我國應對環境污染、“霧霾鎖城”的有效舉措。
未來繼續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目標已經赫然紙上,2014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如何完成以上目標成為電力行業發展的熱點方向。
熱點一 電力管理需出重拳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電力行業的發展一直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面對目前電力規劃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新能源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缺乏統一規劃所造成的諸多弊端。
加強電力規劃管理 促進資源有效利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電國際董事長李小琳表示,電力規劃是電力工業發展建設的重要指導和依據,是落實國家能源戰略、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也是政府實施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
她認為,目前電力規劃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第一,重大事項研究和規劃編制、審定、發布、滾動修訂程序尚未走上規范化、程序化、透明化的管理軌道;第二,規劃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缺乏執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第三,規劃實施、考核、評價機制也還沒有建立。
對此,她建議:首先,出臺“電力(能源)規劃管理辦法”,對規劃的深度、高度和可操作性作出明確的規定,提升規劃的質量,保證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和約束力;其次,成立獨立的電力(能源)規劃研究院,對現有各企業科研機構中有關電力(能源)戰略、規劃和系統研究的力量進行整合,或以一個或幾個科研機構為基礎整合成立獨立的電力(能源)規劃研究院;第三,做好人才保障,建立科學合理長效的人才保障機制,使相關專業高級人才長期穩定地從事戰略規劃研究工作;第四,做好經費保障,保障規劃編制和管理工作必要的經費,納入國家財政預算。
全面系統進行資源普查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政策,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持和促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比珖䥇f委員、南方電網公司總經理鐘俊表示,這些措施包括積極消納云南清潔水電,優化購電結構,嚴格執行國家新能源發電電量的收購政策。
在積極支持我國新能源發展的同時,鐘俊也發現由于缺乏統一規劃,我國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存在過度集中開發、無序開發等現象。針對這些問題,他建議對新能源資源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普查,結合國民經濟發展需求、電價承受能力、市場消納能力,研究制定新能源發展規劃,并納入國家能源規劃,引導新能源和電網協調發展。組織開展區域性能源規劃,促進電源有序開發,避免局部地區和時段發電產能過剩,促進東部與西部、電網與電源以及各利益相關方的和諧發展。
鐘俊指出,目前,國家要求在核電、大型水電等電源項目獲得核準后才能啟動配套送出工程的核準程序。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項目由于建設工期相對較短,而電網送出工程涉及面廣,特別是近年來征地協調難度很大,導致電網送出工程建設進度往往滯后于電源建設進度。
對此,鐘俊建議統籌協調電源與電網建設進度,同步核準電源項目和配套電網工程項目,并在電網工程用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保障配套電網工程和電源項目同步投產。
熱點二 多方助力風電健康發展
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下,風電行業迎來回暖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國家不僅提出了2014年有序發展風電并實現新增裝機1800萬kW的目標,同時,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十二五”第四批風電擬核準計劃也遠超出此前的業內預期,達到27.6?GW。
雖然回暖的跡象明顯,但風電行業內部存在的“三角債”現象、如何吸引各種投資主體積極參與風電開發等問題同樣引起了兩會代表和委員的極大關注。在他們看來,解決這些問題是風電行業能否實現上述目標,并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關鍵所在。
盡快落實新能源補貼款項
全國人大代表、東汽風電事業部副主任工程師趙萍表示,目前風電設備行業存在嚴重的設備款拖欠現象。
一直以來,風電行業普遍采用“1441”的付款方式,即合同簽訂時風電項目業主支付10%的總設備款給風電設備制造商,生產啟動和設備交付時再分別支付貨款的40%、最后再支付10%的質量保證金。
她指出,由于風電合同生效與交貨期較短,業主支付10%的合同簽訂金以后,大部分資金需要風電設備制造商墊資,這給風電設備制造商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更有甚者,業主在確認收貨以后還以各種理由拖欠貨款,使得風電設備制造商資金收不回來,不得不拖欠風電零部件設備供應商的貨款,造成了行業的“三角債”的情況。
為此她建議,首先,國家應盡快落實新能源補貼款項;其次,要嚴把項目審批關,把是否具備項目融資能力作為項目建設審批的條件之一;第三,國家能源局對不及時提供設備款的業主應該定期公布,把其作為項目審批中的誠信依據;最后,要成立專門機構清理風電行業的拖欠款,以保證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鼓勵各種投資主體積極參與風電開發
近年來,隨著風電裝機規模連年走低,資本市場對風電產業的投資積極性不斷下降。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明陽風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傳衛表示,隨著風電產業的利潤水平連續下降,投資回報率低于社會投資平均水平,風電開發商的積極性被嚴重挫傷,這也是風電投資熱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在他看來,導致風電行業回報率低下、風電開放商投資積極性受挫的原因來自三方面:一是“棄風”限電,加上補貼不到位導致開發商的利潤率下滑;二是風電開發難度加大,成本攀升擠壓風電開發商的利潤空間;三是由于風電下游市場的利潤率下滑,金融機構將風電列入高風險行業,取消貸款利率優惠,實行基準利率或利率上浮,造成風電開發的融資成本大幅上升。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張傳衛建議,首先要在2017年之前保持現有電價政策,以穩定市場環境和投資信心;其次,要解決棄風限電和補貼拖欠的問題;第三是要建立完善的風電行業金融服務體系,鼓勵成立國家級的風電開發擔保公司,完善產業貸款擔保模式;并推動租賃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參與風電開發,分散和化解風電項目的投資風險。
熱點三 智能電網
加快智能電網發展也成為兩會熱議的話題之一,代表們認為,面對我國能源發展的嚴峻挑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必須要發展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當前,以電網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成為我國智能電網被賦予的神圣使命。
發展特高壓電網 破解霧霾困局
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看來,目前我國能源發展面臨四大問題:一是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較長時期內我國都面臨著較大的能源供應壓力。二是我國能源資源與生產力分布不均衡,全國70%以上的煤炭、水電、風能、太陽能資源都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區,距離東中部負荷中心,一般都在800~4000?km,依靠傳統電網,難以大規模開發。三是能源效率整體偏低,我國能源在開發環節,集約化程度偏低;在傳輸環節,過度依賴輸煤,往往通過消耗高品質能源來輸送低品質能源;在使用環節,大量煤炭仍然直接燃燒,整體能效偏低。四是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使得我國能源發展長期追求就地平衡,帶來土壤、水質、大氣污染等突出問題。
劉振亞強調,發展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能夠有效解決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四大問題,實現能源安全、清潔、環保、友好發展。
- 1
- 2
- 3
- 總3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889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