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內蒙古風電“窩電”困局有望解決正文

內蒙古風電“窩電”困局有望解決

2014/3/24 9:03:52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內蒙古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按照規劃,內蒙古將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但過去由于電力外送通道不暢,內蒙古存在著嚴重的“窩電”現象,超三成火電閑置,風電棄風率更是高達20%~30%。

    數據顯示,京津冀魯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的燃煤電廠裝機容量均達到1.3億千瓦,按地區面積折算,單位面積裝機容量分別是西部地區的13倍和26倍左右。這也被認為是中東部地區頻頻出現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今年,京津冀魯將削減原煤消費合計1700萬噸;全國淘汰煤炭落后產能3000萬噸,關停小火電機組200萬千瓦;力爭實現煤電脫硫比重接近100%,火電脫硝比重達到70%。此種背景下,裝機總量全國第一的內蒙古風力發電的快速增長更加值得關注。

    2013年,內蒙古風電發電量達368.37億千瓦時,占全國風電發電量的26.29%,居全國第一位;風電發電量占全區發電量的10.17%,占全區全社會用電量16.88%,風電消納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內蒙古電力裝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地區用電增長較緩,電網接納風電能力有限,嚴重制約了風電發展。目前,內蒙古可再生能源發電普遍存在利用小時數少、效益低的狀況。

    目前內蒙古有風力發電企業上百家,僅在風力富集區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風電場的坐標圖上就有中廣核、北方龍源、大唐、華電、京能等多家電力豪門。

    自2009年以來,這些搶灘登陸內蒙古的風電企業都遭遇同樣的尷尬——棄風限電。業內人士將此歸因于內蒙古近幾年電力外輸通道建設滯后。

    據了解,內蒙古蒙西電網電力外輸目前僅有兩條送華北電力通道,最大外送電能力僅為400萬千瓦,均為2008年以前建成,之后的6年間沒有增加一條外輸通道。

    內蒙古地區風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全區風能資源總儲量為13.8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高達3.8億千瓦,占全國的50%以上。

    察右中旗地勢平坦,風能資源豐富,冬季和春季多西北風和西風,瞬時風速大于17m/s的天數為70天~80天。

    察右中旗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呂建軍說,2、3月份正是風電發電量最強的時候,但目前最讓他無奈的問題是“發得出,送不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發出的電白白地浪費掉”。

    察右中旗風電規模總規劃為645萬千瓦,僅解決了128.5萬千瓦的送出,其余500余萬千瓦只能浪費。

    龍源內蒙古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目前項目運營中首先面臨的問題是限電,從投產到2013年年中因限電累計損失電量達4.15 億千瓦時,年平均棄風限電比例約在20%,因此損失銷售收入近2億元,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明顯。

    據華能新能源蒙西公司反映,2012年,蒙西地區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約1950 小時,棄風限電比例已超過20%。

    據國家電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有關人士介紹,2010 年至2012 年,蒙東風電利用小時數從2221 小時下降到1605 小時,棄風成為影響風電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

    據了解,國家第一期提出在內蒙古建設四條特高壓,分別是:錫盟—山東、錫盟—江蘇、蒙西—山東、蒙西—天津,這四條特高壓外送能力為3100萬千瓦,配套電力裝機4200萬千瓦,其中包括6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總投資約在2673億人民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項目建成后有望從根本上解決風電窩電的困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內蒙古風電“窩電”困局有望解決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8621.htm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