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以來陸續落地市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預示著行業發展的方向,引起了多方的關注。如何更快、更有效地普及新能源汽車,成為兩會的熱點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表示,2014年將是電動車私人化元年,他大膽預言“2014年內中國的純電動車數量至少翻番”。而“降低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準入門檻”則應是實現這一階段目標的手段。在其看來,特斯拉和寶馬i3,并不是中國現階段推廣的主力!皟r格決定了他們更多只是富豪們的一個玩具,不具備大規模示范推廣的條件!
在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蔡繼明教授看來,更好的“低成本、高性價比”是讓私人接受這一新興事物的根本。
而在具體的推廣執行層面上,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副市長何寄華認為,只有“國家通過市場的方式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和支持,才能破解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瓶頸!痹蚴切履茉雌嚨呐涮自O施很不完善,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缺乏;購車成本過高,同時國家沒有統一的電價標準,導致各地用車成本不一,缺乏引導和支持。
而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看來,這已經不僅僅是新源汽車的問題,它是整個汽車市場與社會配套設施共同發展的過程。王鳳英表示,隨著汽車市場在中小城市乃至城鎮的爆發式增長,進入全面的汽車社會已成為大勢所趨,但目前相應的社會體系配套建設并不完善,隨之而來的交通擁堵、環保壓力、能源緊張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頑疾,也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
注重技術法規和標準的重要性
與如何面向私人市場開拓新能源汽車的“建設性”提議相比,來自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的代表李維斗關于“加強汽車技術法規及標準建設”的呼吁中則帶出了更多關于當下弊端的聲音。
作為一汽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的李維斗表示,目前我國的技術標準過度依賴歐洲標準,使得歐洲企業與自主品牌相比,占有了更多的技術優勢,得以“長驅直入”,自主品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而從國家的檢驗來講,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3C認證與工信部產品公告的多數檢驗重復,環保部與工信部的排放檢驗重復。這種重復性的檢驗、認證,既消耗了企業大量時間和大量額外認證費用,也損害了政府的執政能力。
同時,目前在執行中有走樣的現象,往往不能如期嚴格執行。商用車國4排放標準因各種原因一拖再拖,企業無所適從;國3排放標準早已實施,市場造假者沒有得到應有處罰,真正按國家標準生產的企業,其利益反倒受損。既影響了政府公信力,又違背了制定標準的初衷。
因此,李維斗建議,國家標準委、工信部、環保部等部門應高度重視技術法規和標準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根據我國技術、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具體特點,制定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技術法規和標準。
事實上,政策法規應更多考慮到行業、市場具體情況的問題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持有相同的觀點,其表示,目前大有愈演愈烈的區域限行限購政策,是“有些地方政府沒帶好頭”。在其看來,汽車產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應該健康有序發展,需要政府部門更科學的管理和更優化的政策,才能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
“兩會”聲音
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隨著汽車市場在中小城市乃至城鎮的爆發式增長,進入全面的汽車社會已成為大勢所趨,但目前相應的社會體系配套建設并不完善,隨之而來的交通擁堵、環保壓力、能源緊張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頑疾,也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新的課題。
一汽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李維斗: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已經連續五年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強,理應在技術法規和標準上享有更多的話語權,為自主品牌發展贏得主動。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2014年中國產量肯定也在兩千萬輛以上,汽車社會帶的問題和矛盾會更加突出,應該把它轉化成為一個產能大了(政府)要調控、要限制,不能任由市場隨便擴張的問題。汽車產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應該健康有序發展,需要政府部門更科學的管理和更優化的政策,才能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81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