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剛剛過去的2013年,因為全國各地的嚴重霧霾天氣,新能源汽車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能源瓶頸和環境污染成為倒逼新能源汽車加快布局的動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加速向前發展,但其在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進展仍不樂觀,電源技術、配套設施等瓶頸還有待突破?傮w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將更加令人期待。
剛剛過去的2013年,因為全國各地的嚴重霧霾天氣,新能源汽車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政策扶持力度空前的背景下,在主流企業不斷拓展產業布局和資本市場醞釀“中國特斯拉”的推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加速向前發展。有分析認為,在接下來的2014年和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進展仍不樂觀,電源技術、配套設施等瓶頸還有待突破,而政策落實仍需要加強。這些都是比較突出的問題。
發展新能源汽車成共識
毫無疑問,世界各國早已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戰略達成了共識。當前,能源瓶頸和環境污染成為倒逼新能源汽車加快布局的動力,美國、日本、歐洲等已率先啟動,紛紛制定了一些國家計劃來推進汽車產業升級。
美國2012年啟動電動汽車國家創新計劃《EVEverywhere》,通過提高對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材料、插電式車輛技術、輕量化技術等關鍵技術的支持,實現5年收回車輛附加成本的目標。
德國2012年發布《國家電動汽車平臺計劃第3次評估報告》,進一步要求建立以用戶為中心,基礎設施技術、動力系統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關鍵技術全方位的研發體系,實現到2020年成為世界電動汽車領先國。
日本2010年發布《下一代汽車計劃》,重點支持先進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發,計劃比能量提高150%。
目前,國際上新能源汽車形成3大發展階段:混合動力汽車已市場化;電動汽車可能后來居上;燃料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市場。
緊跟這些發達國家的發展步伐,中國也陸續對新能源汽車的試點推廣出臺了“十城千輛”等一系列鼓勵政策。
2012年發布的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2013年9月17日,為繼續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確了財政補貼支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具體政策,包括:2013年~2015年將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補貼范圍為符合條件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加大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交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
2013年11月26日,四部委正式批復確定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深圳等23個城市與河北、浙江、福建、江西、廣東等5個省份城市群成為首批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群),示范城市數量總計61座,示范車輛總數達到30萬輛(截至2015年底),示范規模遠高于此前“十城千輛”工程。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前兩批新能源汽車試點推廣城市(包括城市群)的總數有望達到100個。一些未能納入第一批名單的城市正在抓緊修改和完善申報材料,迅速組織第二批申報,“我們正在等待各地盡快出臺補貼政策和實施細則,車企大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25個試點城市示范推廣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共計2.74萬輛。其中,公共服務領域2.3萬輛(包括客車、出租車及一些政府用車),私人領域僅為0.44萬輛,且有一些是以租賃整車或租賃電池實現銷售。
雖然,這些試點城市的產銷量與規劃中2015年累計50萬輛的產銷目標相去甚遠,但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開始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主導車企將長期受益
從9月17日四部委出臺《通知》提出由地方政府申報新能源推廣應用城市,到11月26日批復首批申報城市,僅用了2個月時間,反映出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視程度和中央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國內對新能源汽車政策扶持力度空前的背景下,資本市場開始憧憬“中國特斯拉”的誕生。據中銀國際測算,上述28個城市和地區在2013~2015年期間需累計推廣至少18.5萬臺新能源汽車。其中2014年和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平均每年需要完成8萬臺左右的推廣任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目前,國內主要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進展狀況良好,未來也將進一步受益。
宇通客車新能源技術部副部長朱光海表示,2013年11月和12月,宇通客車預計將交付新能源客車約1000輛(享受河南省的補貼政策),其中包括向河南省內公交企業交付100輛純電動公交客車以及650輛插電式混動客車。
由于四部委將在2014年中期對示范城市推廣情況進行審查,因此判斷,2014上半年將是新能源客車采購高峰,預計宇通客車銷量可能達到4000臺上下。同時,常規混合動力客車補貼政策或將很快出臺,宇通客車是常規混合動力領域的絕對龍頭(40%的市場份額),如補貼金額能達到10萬~20萬元水平,該公司將顯著受益。
繼北京、上海之后,深圳將從2013年12月20日起,提前供給國標準柴油,預示著大城市已開始“對癥下藥”強化汽車尾氣排放的治理,而汽車尾氣處理市場的增量前景也更趨明朗。業內認為,重型柴油車國排放標準的實施,將為博世汽柴的高壓共軌系統和威孚高科柴油車尾氣后處理系統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預估規模高達千億元。
威孚高科此前預計,國排放標準的全面實施或將在2014年底,高壓共軌裝配率預計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將逐步緩慢提升,在2015年有望達到60%。
混合動力乘用車方面,2013年12月17日,比亞迪在私人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出的首款車型“秦”在北京上市!扒亍背嗽诒葋喌稀按蟊緺I”深圳可以拿到約7萬元補貼,在其他城市國家補貼為3.5萬元。招商證券預計,“秦”扣除補貼后實際售價分別在10.8萬元及12.8萬元,其銷量將迅速攀升至月度1500~2000輛水平;“秦”及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升級將對比亞迪構成積極影響。
此外,比亞迪在電子、鋰電池、整車制造方面具有優勢,目前已有約800臺e6純電動出租車和200臺K9純電動大巴于深圳營運,并在海外大力推廣。
產學研同步發展
企業已經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宏圖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篇幅。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新能源汽車的立場與態度,亦日漸清晰與肯定。而企業主體地位的凸顯,帶來的是整個產業發展速度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據統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已經發展出上千家產學研單位。依托一汽、東風、長安、比亞迪、奇瑞、南車等企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以及清華、同濟及北理工等大學,建立起一批我國自己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笆晃濉逼陂g,就形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平臺55個,產業化基地87個,建立了15個國家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793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