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IT技術的發展,當代數據中心對機房基礎設施的可用性、適應性和總擁有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數據中心基礎物理設施的UPS供電系統,其設計理念和配置方法也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日前,《電源世界》采訪了中國電源學會專家委員會主席張廣明先生,就新形勢下如何科學地規劃設計數據中心供電系統等問題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同時,張主席與陳冀生先生共同撰寫的“現代數據中心供電系統規劃設計”一文將分為10期,連續刊載于本刊,相信文中敘及的新穎論點和理念能帶給讀者和相關從業者不少啟發借鑒作用。
《電源世界》:最近,您和陳冀生先生共同撰寫了“現代數據中心供電系統規劃設計”一篇文章,內容很豐富,共分10個專題,請談談您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主要研究和解決什么問題?
張主席:不停電供電概念的出現和UPS設備的產生,至今已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歷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隨著IT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當代數據中心對機房基礎設施的可用性、適應性和總擁有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數據中心基礎物理設施的UPS供電系統,其設計理念和配置方法也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供電系統設計理念的變化概括起來有“研究工作從單臺設備向整個供電系統變化”、“對系統可靠性的研究向可用性研究變化”、“提高供電系統的適應性”、“集成一體化設計理念”、“系統模塊化設計成為供電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等五個方面,這些變化反映了數據中心供電系統技術進步的進程,并全面地指導著供電系統的規劃、方案設計、產品開發、設備選型、安裝與維護管理的全過程。供電系統所有的這些變化都是緊緊圍繞著IT技術的進步和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的,變化過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其漸進性,新技術新產品的產生到被廣大用戶認可并接受通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有時需要產品的一個或兩個生命周期才見分曉。
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漫長,除了產品技術本身需要一個成熟過程外,還有用戶對新技術、新理念、新設計方法的實踐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設計觀念、對新技術新產品的誤解和誤導、相關過時的標準條款等,都會成為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推廣應用的束縛因素。所以,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的宣傳、討論和技術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為此,我和陳冀生先生聯合撰寫了“當代數據中心供電系統規劃設計”這篇文章(共10個專題),旨在全面介紹現代數據中心對供電系統要求、存在的問題、新的設計理念和規劃設計方法,并對高頻機、模塊化UPS、直流UPS、數據中心節能等業內的熱點議題作了專題分析介紹。陳冀生先生長期從事數據中心供電系統規劃設計研究和UPS設備的開發工作,對系統模塊化設計理念和供電方案有很深的造詣。由他和他帶領的團隊開發的系列模塊化UPS,在功率等級、技術性能方面都處于領先水平,并在數據中心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應用。
《電源世界》:您在文章的前兩篇講的主要是當代數據中心供電系統存在的問題和規劃設計方法,您能扼要地講講在當代數據中心供電系統規劃設計方面存在著什么問題嗎?
張主席:在現代數據中心建設的整個過程中,規劃設計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規劃設計階段要考慮并確定的因素包括:數據中心業務定位、建設規模、選址、可持續發展能力、可用性級別、經濟性和總擁有成本、可服務性等。應該說,規劃設計指導和規定了數據中心建設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對設備選型、施工安裝和運行維護等都做了嚴格明確的規定;數據中心的絕大多數問題都起源于規劃設計。當前不科學的非規范化的規劃設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憑主觀臆斷確定數據中心規模、預算、建造進度、能耗預期指標PUE;二是,在功能和技術可行性不明確的情況下,首先從工程細節和設備采購入手。要知道過早強調硬件設備會使項目陷入冗長的技術討論中,而通常這種按照老方法建造的數據中心只能支持老技術,并得出老的結果。錯誤的開始給許多數據中心設計和建設項目帶來巨大麻煩,如何避免高昂的代價,如何避免這些問題,關鍵是要有并嚴格遵守的正確的規劃設計程序。
數據中心規劃設計流程包括五個階段:確定商業需求目標功率容量(預算范圍、擴展計劃、關鍵功能、總體效率、IT需要);基礎物理設施規劃(選址、機房布局、供電方案、制冷方案、其它);確定用戶要求(選擇性傾向、約束條件、預算、升級策略、可用性級別、效率和能源利用要求);制定項目計劃書;制定工程設計計劃。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選擇性傾向與約束條件的區別,約束條件例如自然環境、資源條件、配套環境、安全狀況、建設成本等是不可逾越不可改變的物理條件,而用戶的選擇性傾向則可能包含了許多傳統觀念、片面的經驗、錯誤的誤導和誤解,過分地強調和照顧選擇性傾向可能會給數據中心設計和建設帶來巨大麻煩,付出高昂的代價,最終建成一個性能低下的不符合用戶最初確定的目標的數據中心。
《電源世界》:據我們了解,在業內對高頻機UPS和工頻機UPS的優劣和應用前景存在著激烈的爭論,請您談談自己的看法。
- 1
- 2
- 3
- 總3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512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