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特別提到“一些地方出現盲目建設現象等問題,急需加強引導加快解決”,很顯然,物聯網的混亂發展局面已經引起國家層面的關注并出臺專門的指導意見加以規范。
物聯網作為一個注重應用的產業延伸面很廣,主要涉及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與智能家居九大領 域,在這些具有引領性的產業應用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一哄而上盲目發展的現象,特別是消費者密切相關的智能家居行業,更是魚龍混雜,部分企業利用過時的技 術打上物聯網的旗號大肆招搖過市,迷惑受眾,一時間市場沉渣泛起、烏煙瘴氣,用戶體驗度很差,消費者上當受騙的情況非常普遍,嚴重敗壞了行業名聲,一些優 秀的物聯網企業反而被淹沒在偽物聯的喧鬧聲中不為人知,這對于我國物聯網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市場急需規范。
物聯網智能家居的行業認知
物聯網在國外其實稱為傳感網,它是以傳感器為基礎建立起的一種新型網絡,這里面有三個要素,一是傳感器,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感知部分,也就是物聯網的觸 覺系統,離開傳感器物聯網就失去了數據來源,離開了傳感器,物聯網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二是網絡,沒有網絡,傳感器產生的巨量數據就沒法傳輸,數據被 堵塞斷裂,其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三是云計算,有了網絡自然就會形成云,離開了云,傳感器產生的數據就會堆積成垃數據圾場山,毫無意義,海量數據有效挖掘是 傳感網的價值所在。
具體到智能家居,有人認為智能家居已經發展了10年,其實從物聯網的角度理解,這種看法顯然是錯誤的。真正的物聯網 智能家居只是近幾年隨著無線近程通訊技術的不斷成熟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從有線到無線這是一個偉大的變革,為物物互聯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支撐,也為物聯網的高 速發展提供了保障。
各種近距離無線技術的對比分析
近距離無線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 已經形成了幾個主流方向,主要包含藍牙、WiFi、ZigBee、Z-Wave、433M/315M/868M等無線射頻。在以上幾個技術中能夠符合物聯 網特征的技術并不多,從安全性考慮,433M/315M等無線射頻由于頻率較低不具備空中加密能力,數據的基本安全都無法保證,在國際上已經屬于淘汰的技 術。Z-Wave使用的868M頻率由于不是全球免執照頻段,只有在少數幾個國家可以自由使用,比如在我們中國這種頻段就不允許私自使用,另外Z- Wave同樣不具備空中加密能力,即使在能夠使用的國家現在的發展也不盡人意。WiFi技術由于其高帶寬的特征已經應用到大多數消費類電子產品 中,WiFi就是為取代有線網絡而生,隨著市場對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WiFi將不得不往更高的帶寬方向去努力,但高帶寬同樣帶來安全問題,由于可以承受 的數據量很大,意味著可以允許大量的數據攻擊,也正因為如此,WiFi的安全性一直不盡人意。另外由于WiFi主要是為解決近距離上網問題,組網和網絡自 愈能力并不是其考慮的主要因素,因此其組網能力一般,幾乎不具備網絡自愈能力。至于藍牙由于其通訊距離和組網能力差強人意,其安全性也是個非常大的問題, 因此在物聯網領域幾乎沒有其生存的空間。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431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