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第三屆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院士論壇上表示:“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對于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促進節能減排、解決霧霾問題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電動汽車作為清潔的交通工具,將是未來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睌祿@示,截至2012年12月,全國約有27800多輛新能源汽車,其中80%是公交車。因此,要讓居民廣泛使用電動汽車,勢必要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其中在社區內建充電樁就成為必然。
充換電服務網絡取得成效
推廣電動汽車能否取得實效,直接取決于配套設施是否跟得上,即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要跟得上需求,必須要統一標準、統一原則、適度超前,以能夠保障經濟、安全、快捷的充換電,提供同網、同質、同價的優質服務。
為此,近年來,我國加快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電網建成電動汽車充電樁14703個,充換電站353座,其中充電站162座、換電站191座,建成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浙江示范工程、蘇滬杭城際互聯首期工程;南方電網建成充電樁2953個,充換電站15座,其中充電站14座,換電站1座,正在珠三角地區建設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也依托現有加油站修建了少量加油充電試驗站。
“國家電網還形成了充電設施產品規劃、試驗檢測、充電站設計等50多項標準,成功研制了電動汽車充電接口、換電機器人、快速充電機等20余類關鍵設備,實現了電動汽車充換電的諧波治理和全面監控。”劉振亞介紹。
充電樁進小區需多方協調
在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中,社區內的充電樁可以幫助居民晚上充電、白天用車,因此其建設十分關鍵。但由于智能用電小區、新建小區、老舊小區等情況不同,致使充電樁進社區并不容易。
具體來看,電動汽車充換電是智能用電的一部分,因此國家電網系統規劃的智能用電小區,基本上都建有充電樁。對于智能用電小區建設充電樁,開發商均持較為支持的態度。如果選擇在新建普通小區建充電樁,首先需與開發商對接協商,但事實證明,并不順利,開發商往往以很難保證充電設施安全等為由拒絕建設。當然,如果政府能夠牽頭規劃充電樁建設,充電樁進入新建小區的阻力就會小許多。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地方政府尚未出臺有力的支持政策。
此外,在已建成的小區內建充電樁也不容易,遠不是“地面上打幾個孔、固定充電樁,再拉一根電線過來”那么簡單。申請者往往在供電部門不會遇到阻力,而在物業和業委會遇到了阻礙。小區物業是業委會聘請的管理公司,只有物業管理權,因此物業即使經過層層請示表示同意后,還要征求業委會的意見。即使業委會形成一致意見,同意充電樁進小區,隨后申請者還要與消防部門等協調……
相關技術瓶頸有待突破
據了解,未來,我國將繼續推進十城千輛示范工程,預計2015年電動汽車累計產銷量達50萬輛;2020年電動汽車累計產銷量超500萬輛。對此,劉振亞表示:“國家電網將適應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充換電服務網絡規劃和建設,研究解決電池梯級利用問題,加快充換電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大力推進配電網智能化領域的科技創新,為實現國家‘十二五’電動汽車發展目標提供保障!
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具有智能電網、交通網、物聯網三網融合的特征,還具有網絡化、互動化、信息化的管理特點。對此,中國電科院用電與能效研究所所長徐石明表示:“需完善電動汽車智能用電技術、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技術、電動汽車充放儲換一體化電站技術、新能源接入充換電服務網絡技術等。電動汽車的整車設計、車輛安全,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電池價格、電芯成組,充換電設施的接口、設備互換性、設備可靠性等技術瓶頸也有待突破!
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相關人士還建議:“希望國家補貼政策盡快落實到位、快速提高電動汽車技術經濟性能,不斷降低充換電設施單位運維費用,提高充換電設施收益,以保證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逐步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3931.htm

